取消高速收费,第一枪打响了

高速收费,迎来转折点。

近日,四川有关部门发布公告,成绵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即将先后停止收费,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取消收费的高速。

这是继去年广州北环高速停止收费之后,又有两条因到期而停止收费的高速。

根据规定,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政府还贷公路不得超过20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第一批高速公路,陆续到了收费年限。

新一轮高速取消收费潮会否到来,影响有多大?

01

取消高速收费,这些地方开了先河。

去年初,通车30年的广州北环高速正式取消收费,继东环、南环和西环后,广州环城高速全线实现免费通车。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高速公路,北环高速西连广佛、东接广深,日均车流量超过42万辆,堪称广东乃至全国最繁忙的高速之一。

哪怕只是正常到期停止收费,能放弃每年数亿元的过路费收入,依旧迎来舆论一片激赏之声。

这一次停止收费的成绵高速、城北高速也是如此。

自1998年通车以来,迄今已有27年时间,触及当初批复的收费期限。

在此之前,沪嘉高速、广佛高速、武黄高速、京平高速(李天桥至京津界段)都已先后取消收费。

这些高速,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兴建的第一批高速,其中1988年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则是内地首条高速公路。

30多年过去,第一批高速普遍到了最高收费期限,停止收费、免费通行,可谓情理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收费尚未到期而主动停止收费的高速,出现在深圳。

2014年,深圳通过政府“回购”,以27亿元“赎回”梅观高速,转为免费通行,距其收费到期还有13年时间。

这是全国第一条运营期内免费通行的高速,开创了历史,但10多年过去,“深圳模式”罕有复制者。

取消高速收费,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打响第一枪,下一个是谁,不妨拭目以待。

02

高速到期停止收费,一点都不容易。

曾几何时,“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广为人知,“经济发展、基建先行”成为全民共识。

如今,我国建成全球最长的高速公路,国家级及地方高速合计超19万公里,两倍于美国,稳居全球第一。

这一成绩,得益于1980年代末期推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从此拉开高速狂飙的大幕。

彼时,财力相对有限,经济建设到处都需要钱,“贷款修路”解决了燃眉之急,而“收费还贷”则让大基建可持续下去。

然而,高速收费并非毫无限制,也不是想收多久就能收多久。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经营性公路按照合理回报原则,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中西部不得超过30年。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汽车社会提前到来,高速拥堵成为常态,部分高速早已收回成本,甚至赚得盆满钵满。

在一些发达地区,一条上百公里的高速,每天仅路费收入就近千万元,30年下来,收入堪比“印钞机”。

当然,不是每条公路都是如此。在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车流过少,过路费连日常维护都无法覆盖,遑论收回成本?

无论是否赚钱,到了收费期限而依法停止收费的,仍属凤毛麟角。

部分高速公路,以“改扩建”为名延长收费。

投资扩大,新的成本产生,收费期限自然要重新核算,30年限制不复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正在讨论修改法规,拟打破30年收费期限制。

就连早已免费的国道,在个别地区也开启恢复收费之路。

据南方周末梳理统计,近年来,全国至少建了30处国道、一级公路、桥隧等收费站。收费年限少则三五年,多则三十年。

图片

究其原因,高速靠收费还本付息,国道靠成品油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来支撑。

这几年,新能源车免税政策,影响了购置税;而新能源车渗透率与日俱增,又让跟油价深度捆绑的消费税大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建设成本之外,还有同样庞大且更为漫长的养护成本。

根据新一轮城市竞争,开始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提“两个转向”: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发展,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

对于基建来说,从大建设时代到大维护时代,也将是大势所趋。

未来养护开支只会越来越大,高速大范围停止收费依旧遥远。

03

高速全面免费时代,还有多远?

作为交通大国,我国不只是世界高铁第一大国,也是高速第一大国,19万公里的高速(包括国家级及地区级),两倍于美国。

距1988年内地第一条高速建成,只有37年时间。

如今,我国高速路网遍布大江南北,覆盖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地市。

数据显示,我国高速里程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

即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靠着架桥开隧,打造遍布全省的高速高铁网,高速超过9000公里,高铁超2000公里。

这还不是终点,“县县通高速”则是未来的常态。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到2035年国家级公路规划里程46万公里,其中国家级高速16万公里、国道29.9万公里,均有较大增长空间。

无论是新建、改扩建还是养护,都需要真金白银,这也是许多地方试图延长高速收费期的原因。

显然,高速全面免费短期没有希望,能做到到期停止收费就已不易。

但无论就契约精神来说,还是国内大循环的大势所趋来看,高速公路逐步取消收费,当为大势所趋。

面向未来,做强国内大循环获得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先级。

别让高速收费,成了抬高物流成本、制约经济效率、影响经济循环的“肠梗阻”。

无论如何,高速都应坚守公益底线,不能沦为赚钱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