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数据,中国宏观杠杆率破300%了,有史以来第一次!
咋回事儿嘞?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最新数据,2025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1.9个百分点,从一季度的298.5%提高至300.4%,这是中国宏观杠杆率首破300%。
这啥概念嘞?
宏观杠杆率是社会总债务余额,包括政府借的钱、企业借的钱、居民借的钱,全加起来的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它相当于全社会的负债率,是全社会债务负担的重要指标。
300%意味着啥?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假如你家年收入20万,欠了房贷80万、车贷5万、信用卡1万,总共86万,你的“家庭杠杆率”就是430%——得全家4年多不吃不喝才能还清!
国家也是类似逻辑。
对比全球,中国这300.4%算高吗?
那你看其他国家: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24年德国宏观杠杆率202%,日本382.9%,美国256.3%。
2025年二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300.4%,还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但一个国家发展起来,杠杆率升高,这是必然路径,不算缺点。
具体来说:
居民部门杠杆率是61.1%,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是174.0%,
政府部门杠杆率是65.3%。
企业债务是大头,占了一半以上,所以要降杠杆,重点得盯着企业。
咱需要盯的是居民个人,杠杆率61.1%,高不高?
依然横向对比:
美国,2021年三季度末,居民杠杆率为81.1%,2025年大概在75%-80%;
日本,2021年三季度末,居民杠杆率为66.8%,现在大概在65%-70%之间;
欧元区差异较大,2021年三季度末,欧元区居民杠杆率为62.1%;
发现没?
日本宏观杠杆率最高,但他们居民杠杆率比美国和欧元区低一些。
全球都在去杠杆!要么经济放缓,要么高利率压住了借债冲动……
而我们,因为低通胀、房地产市场调整,让杠杆率像坐过山车一样。

居民去杠杆渗透到什么程度了?从40000万张消失的信用卡说起——
雨后的初秋,穿着短袖冻傻人,坐在办公室,一上午3个银行电话推销信用卡……
信用卡都难成这样了?
有人从7张卡砍到1张,有人11张卡销了4张,还打算再销2张,有人直接停了所有信用卡,不再透支消费……

2024年,中国信用卡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较2023年末减少4000万张,
这是自1985年中国首张信用卡发行以来首次出现的大规模收缩!
2025年,更严峻了。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总数7.21亿张。
这也是自2022年三季度数量达到8.07亿张以来,连续十个季度负增长!
上半年十几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下滑近2000亿!
——根据6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披露的数据,14家上市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2万亿元,相比年初减少1975.72亿元!
更夸张的是,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在“瘦身”。
——7月22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025年开年至今已有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其中交通银行最多,终止营业的信用卡分中心数量高达34家。
曾经高速增长的信用卡行业,如今正经历一场深度调整,交易额下降、不良率攀升、银行缩减权益、多家信用卡中心关停!
背后的根源?
无非是消费信心不足,过去加杠杆消费大手大脚,现在过紧日子尽量不消费、不敢花钱,尤其是大额消费减少。
越来越多人开始“戒掉”透支消费、“戒掉”杠杆!

全球都在去杠杆,要么因为经济放缓,要么高利率抑制信贷需求。
而我们呢?我们没有高利率的困扰,这几年利率反倒降了一大截儿。
但摘出来居民杠杆率来看,一直是在降的。
2025年7月,居民和企业贷款需求双双暴跌,这是极为罕见的。
居民部门新增贷款-4893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低!
企业新增贷款-2600亿元,近20年新低,且是历年同期唯一负值!
那为啥?
最主要的,房价硬着陆的4年,咱们在被动去杠杆!
中国居民70%的财富都在房子上,居民债务的“大头”、杠杆率的大头,也在房贷上。
但自从2021年9月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以来,房地产市场已经低迷了整整四年。

2025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比2022年高点38.8万亿元少了1万亿;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居民部门房贷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44.93%,较历史最高的2019和2020年的54.43%,下跌了9.5%;
大家都不买房,都不背房贷,已经背了房贷的都在想办法提前还贷,卸下这一大杠杆。
房贷占比降了近10%,按理说,钱从房贷里“解放”出来,消费该爆发了吧?
结果呢?恰恰相反,迎来了“消费大通缩”!
居民不贷款不消费,都在拼命储蓄;企业不贷款不扩张,都在降本增效。
原因不止是房子,还有就业。
——2025年7月,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26.4%。
远超基金收入5%-6%的增速,部分月份甚至“入不敷出”。
这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正在经历的就业寒冬。
还有收入预期!
工资下降、裁员频发,房贷却是固定的,普通家庭只能压缩其他开支;居民不贷款、不消费,拼命存钱。
2025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遭遇“最难就业季”,35岁以上白领再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房地产、中介、教培、互联网、制造业等,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裁员降薪潮……
就拿互联网行业来说,2025年上半年裁员超28万,平均薪资比2023年跌19.7%。
普通人只能拼命降自己的杠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知道去杠杆不难,难的是如果去杠杆还要贴钱呢?
比如很现实的问题,很多2017年、2018年之后买的房子,现在如果卖了,成交价比银行贷款余额都低,这要倒贴钱卖or继续扛?
很多人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心理就有了答案,只不过不愿接受罢了。
事实是,楼市在过去的7月、8月,又走入了更深层次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