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东莞市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编著的《无废城市 共筑绿梦:老莞味 新故事》传来捷报——成功入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评选的2025年度“生态环境优秀科普作品(图书类)”,获国家级行业权威认可。
此外,该书还斩获2025年度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奖”,成为东莞生态环境科普领域的“双奖得主”,彰显了东莞“无废城市”建设实践与科普创新的双重实力。

据悉,本次国家级科普作品征集活动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结合2025年生态环境科技活动周安排开展的权威评选。活动历经组织推荐、专家评议、公示等严格环节,最终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优秀科普图书17部、优秀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8个等共计61项优质成果。《无废城市 共筑绿梦:老莞味 新故事》凭借鲜明的创新特色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东莞唯一入选的图书类作品。
作为一部融合专业性与通俗性的科普力作,该书以东莞“无废城市”建设实践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的治理路径,既展现了东莞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的创新实践,也呼应了东莞以“无废城市”建设引领全域生态治理的扎实成效。全书最大亮点在于将东莞本土文化、产业特色与生态变迁深度融合,以原创IP形象“青甲小E”串联全篇,通过实景照片与漫画插图的生动呈现,让枯燥的环保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针对会展、酒店、快递等高频场景设计的“无废攻略”,更让公众参与环保有了具体指引,使该书既成为环保知识读本,更成为全民行动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作为公益科普材料,已实现广泛的社会传播与应用。不仅被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20余家机构收藏,更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包含短视频、主题活动、文创周边的多维科普网络。截至目前,该书已有效助力环境宣传教育,激发了公众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热情,为“无废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既有国家级认可,又有省级奖项,《无废城市 共筑绿梦:老莞味 新故事》的“双喜临门”,不仅是对该书科普价值的高度肯定,更是东莞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科普创新水平同步提升的生动写照。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书将继续作为东莞“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科普载体,进一步推动生态环保知识的普及传播,为美丽东莞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