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池资本谋变:蔡崇信的家办为何对外募资7.5亿美元?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蔡崇信支持的蓝池资本(Blue Pool Capital)正在为其旗下名为“河滨基金”(Riverside Fund)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7.5亿美元。同时,蓝池资本还在为旗下另一支“港畔基金”(Harborside Fund)额外募集5亿美元,用于投资对冲基金及私募信贷基金。

  这一举动标志着,一直主要管理蔡崇信、马云等阿里高管财富的蓝池资本,正从传统的家族办公室向专业化资产管理平台转型。

  战略转型:从家族办公室到开放平台

  蓝池资本此次募资行动,揭示了亚洲大型家族办公室正在向专业化资产管理平台迈进的关键趋势。

  长期以来,蓝池资本主要管理着蔡崇信、马云等阿里高管的大部分财富。2014年,即阿里巴巴上市之年,蔡崇信在香港发起了蓝池资本。如今,蓝池资本持有香港证监会发布的9号牌照(资产管理类),资产规模在2022年已超过500亿美元(3600亿元人民币)。

  启动外部募资是蓝池资本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型:从管理内部资本迈向“外部资本管理平台”,以寻求新的增长路径与更大规模的交易机会。这一转型由蓝池资本CEO Oliver Weisberg领导。

  据悉,Weisberg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中国大陆生活和经商多年,精通普通话。他曾任职于高盛亚洲特殊情况及主要投资部门,期间负责高盛对阿里巴巴的投资,并担任阿里巴巴董事会成员。此外,他还是前城堡投资集团(Citadel)合伙人。

  据知情人士透露,即将募集的河滨基金将用于直接投资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金融及科技领域企业。该基金将寻求对企业价值在1亿至10亿美元之间的中型企业进行控制性或少数股权投资。

  具体来看,河滨基金的三大投资方向已经明确:高端零售和生活方式品牌;金融科技、数字银行和支付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和软件即服务等技术领域。本轮河滨基金的目标LP包括家族办公室、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基金,预计将在2026年初完成首轮募集。

  在与潜在LP的沟通中,蓝池资本强调其独特优势:一是蔡崇信与阿里体系深厚的中国关系网络;二是其CEO Oliver Weisberg在美国的资本圈与对冲基金圈的深厚人脉资源。黑石集团全球多元资产投资主管Joe Dowling评价道:“Blue Pool的优势在于既有Oliver Weisberg的人脉,也有阿里巴巴的人脉。”

  此次募资正值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市场之际。受过去两年宏观环境与外部不确定性影响,部分资金曾短期流出,但在2025年上半年出现回流迹象,外资净流入超过500亿美元,显示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风险偏好有所恢复。

  EQT亚洲区主席Jean Eric Salata近日在一次活动上表示:“我看好中国市场。客户正在寻求多元化投资,亚洲将成为这一趋势的主要受益者,尤其是中国香港和内地。”

  行业背景:全球私募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蓝池资本此次对外募资的行动,正是在全球私募股权行业面临系统性困局的背景下展开的。

  全球私募股权行业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扩张之后,全球私募股权行业的管理资产规模去年出现自2005年贝恩咨询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的首次下滑。截至2024年6月,该行业的资产规模同比下降2%,至4.7万亿美元。

  过去10年,资本持续涌入把行业推至前所未有的体量,也埋下了“疲态”。如今,美国收购基金持有逾12,000家企业,按当前回款速度,LP约需9年才能拿回本金。与此同时,贝恩估计全球18,000+支基金正寻求约3.3万亿美元的新资金;“干火药”(dry powder)约1.2万亿美元仍高企,其中近四分之一是至少四年前承诺、如今尚未部署的资金。

  而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有3,501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上升18.3%;募集金额为11,614.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0%。值得关注的是,大额基金规模集中度显著下降。据统计,前三季度共22只基金新募集规模在50亿元及以上,较2024年前三季度减少9只,同比下降29%。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人民币基金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据统计,共有3,484只人民币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同比上升19.3%;募资规模为11,375.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6%。数量及规模占比分别达到了99.5%、97.9%,同比增加0.8个、3.1个百分点。

  募资市场出现“真空期”,回款放缓迫使机构下调目标、推动二级与GP主导型退出。

  截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全球PE募资降至七年低点,管理人纷纷以降费或折扣吸引LP。到9月,收购与成长基金募资仅3100亿美元,较去年下降22%,远低于2021年峰值6610亿美元。基金数量亦锐减——截至9月仅388支基金完成关闭,预计全年仅为去年的一半。

  蓝池优势:独特定位与投资策略

  在全球私募股权行业面临挑战的大环境下,蓝池资本依然能够启动大规模募资,这背后反映了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与战略定位。

  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的“财神爷”,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商业智慧。他出生于中国台湾,13岁移居美国新泽西州,拥有耶鲁大学的东亚研究学士学位、经济学士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

  1999年,蔡崇信结识马云,最终放弃了年薪70万美元的工作,以月薪500元工资加入了阿里巴巴,负责融资、战略投资与资本结构搭建。蔡崇信将阿里带上专业的融资之路,主导了阿里巴巴与雅虎的合作以及引入软银等顶级投资方。据《福布斯》估计,目前蔡崇信的净资产超过120亿美元。

  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蓝池资本在2016年-2018年间接连投出了10笔,包括华领医药、腾盛博药、创新药研发公司FogPharma、租赁电商Rent The Runway等多个项目,其中过半投向了医疗健康。

  此后,蓝池资本渐渐淡出美股市场。一份监管文件显示,自2021年开始,其已清仓了30多家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当中大部分都是科技公司,包括微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等,还减持了其唯一持有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Blue Owl Captical股份。

  近年来,蓝池资本对科技领域的投资明显增多。2023年,被称为“中东版花呗”的中东线上消费信贷平台Tabby完成D轮融资,募得了20亿美元的资金,总估值达到了150亿美元,成为海湾地区首批金融科技独角兽,蓝池资本便参与其中。

  此外,蓝池资本还押注了区块链领域。2021年7月,区块链游戏和NFT开发商Animoca Brands获得了一笔50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中除了Coinbase等加密行业巨头外,还有蓝池资本,这也是其首次涉足区块链领域。

  蓝池资本的转型恰逢其时。随着全球资本重新评估中国市场,以及亚洲家族办公室逐步走向成熟,蓝池资本凭借其横跨东西方的网络资源与专业团队,有望成为连接亚洲与全球资本的重要桥梁。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蓝池资本的外部募资标志着亚洲大型家族办公室正迈向“专业化资产管理平台”的新阶段,也为区域金融格局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和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