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9月2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发布了《“东莞医生+云南患者”:医者仁心 攻坚贫困》一文,文章肯定了自2017年以来东莞对口帮扶昭通的成果,其中,东莞医疗骨干和省内外专家合力通过“传帮带”,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2016]69号),昭通昭阳、鲁甸、巧家、镇雄、彝良、威信,这6个县区是东莞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的对口城市。
对口帮扶以来,昭通、东莞两市真抓实干,落实落细,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苦干不会白干。截至目前,东莞对口帮扶昭通市6个县区,已有5个县区实现脱贫摘帽。
据动态监测,昭通市15.99万未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04个未出列贫困村及镇雄县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

“黄金生于丽水,白银出自朱提。” 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的鲁甸县坐落于云南省昭通市南部,牛栏江北岸。
高原山地,气候寒冷,加上紫外线辐射强,当地老百姓患白内障、黄斑病变等致盲病的致病率特别高。

为了充分发挥医疗援助植根性强的优势,提高鲁甸县眼科诊疗医疗条件,补齐老百姓急需的健康扶贫短板,2018年,在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及驻鲁工作队的协调下,全国眼科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教授、医学博士、东莞光明眼科医院副院长于强,带领眼科专家队到鲁甸帮扶。

从驻点医院科室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到培训技术……东莞整合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优质资源,以项目共建的形式发动东莞24家医院结对帮扶昭通20家医院,先后选派60多名技术精、作风好、医德佳的医疗骨干到对口点开展为期12个月的扶贫协作工作。

▲2019年7月5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到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指导医疗帮扶工作
2019年3月,鲁甸县人民医院成立鲁甸·东莞眼视光诊疗中心。

挂牌后短短一年半时间,鲁甸县全县十二乡镇卫生院成立了眼科工作室,村、镇、县三级眼科诊疗网络也建立起来了。
截至目前,诊疗中心已接诊超万人,完成白内障筛查1500多例,1000多人通过免费手术重见光明(其中白内障复明手术近800台)。

接受进修培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统筹下,2017年起,东莞市每年先后接收了昭通市医务人员三批,至今已累计接收十批共202人(其中2020年接收了一批共39人到莞进修),分别安排到直属医院、厚街医院等综合医院进修学习。“期间,免去所有来莞进修学员的培训费、教材费、住宿费及减免伙食费等,安排资深带教老师进行辅导。” 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曾平治介绍说。

▲2018年9月,16名东莞“最美天使志愿者”赴云南昭通义诊
目前,已派鲁甸2名医生到东莞光明眼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密集跟岗培训,其中1人已可以独立开展部分手术。通过传帮带,把高精尖的技术传授给鲁甸的医生,留下带不走的技术。#p#分页标题#e#

“我们到昭通就是要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把我们先进的医疗理念和规范引入当地医院,真正实现技术和管理帮扶。”从医15年的东莞东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钟俊贤掷地有声地说道。

钟俊贤作为东莞东华医院神经导航立体定向技术的领头人,2019年9月,带着对偏远山区患者生命与健康的敬畏,钟俊贤响应东西部扶贫协作号召,从东莞来到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工作。
经过调研钟俊贤了解到,昭阳区的神经外科肿瘤病人多,但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没有专门神经外科门诊。
钟俊贤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技术,能够带领大家把神经外科建立起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2019年11月20日,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式开科,结束了建院43年来无神经外科的历史,也标志着东莞对口帮扶在昭通医疗卫生领域再结新果。

“患者信任我,才将自己的生命托付到我的手中,我必竭尽所能。”钟俊贤说。
会诊、手术……成功完成手术的钟俊贤走下手术台,常常疲惫不堪。而这种高强度的生活对他来说,已然成为习惯。钟俊贤说:“因海拔的原因,同样的手术在昭通做对我的体力更是挑战,一台手术台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更久。”但是在钟俊贤看来,患者能够康复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