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8日)上午,2020年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开发应用交流会暨莞城街道“一镇一品”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智通职业培训学院举行。

活动现场,多家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的培训机构、高校、行业协会、企业分享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开发和推广使用的经验,鼓励更多机构、高校、行业和单位加入,为东莞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8个课程标准纳入省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
在市人社局的组织下,2020年度标准开发、认证及评审等相关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开发认定了我市第一批职业技能培训标准52个,其中机械模具制造业17个,智能制造8个,现代服务业8个,电子电器通讯7个,传统制造业6个,营销管理文化6个。“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手机结构件制造”“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等8个课程标准还纳入省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
“职业技能培训标准能够提高培训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职业能力研究与评价科负责人马国彪举了个例子,像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项目的培训标准包含了指南包和课程包,“在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培训机构设置指南、课程规范、考核规范等方面我们都制定了清晰的细则,供平台、企业、学员参考,相当于提供了培训过程监管的尺子,确保技能生态系统内在功能稳健运作。”

112名学员免费参与职业技能培训
莞城街道“一镇一品”工业机器人自动焊接培训班面向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机器维修等行业的112名学员,进行为期5天的授课,课程内容包括机器人硬件组成、RobotStudio离线编程、IO信号配置、流程控制指令编程等。

“我报名这个培训是想着增加一些技能。”学员张维龙表示,自己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碰壁的情况,“也是想通过理论、实操的培训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未来能找到更心仪的工作。”
在培训平台的支持下,目前还设有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一镇一品”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供学员们免费学习,从而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运动原理等基本知识,提升机器人的手动操作、编程操作、IO控制指令等技能,踏上技能成才之路,为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技能支持。

我市累计完成学历技能素质培训125万人次
今年是我市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收官之年,“十百千万百万”的目标任务正稳步完成。我市开创了“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国际合作办学、公益性实训等东莞特色人才培训模式,累计完成了学历技能素质培训125万人次,设立了技师工作站72个,选树培养了东莞市“首席技师”400人,培养了国际化技能人才685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