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以后,牙齿会一个一个松动,这时候到底应不应该拔呢?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人生中固有的经历。绝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都会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这是由于老年人出现牙周疾病的概率较大,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牙齿出现松动,严重者甚至脱落。那么人老了以后,牙齿逐渐一个一个松动,此时到底应不应该进行拔除呢?这个问题在老年群体中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想要了解和判断到底应不应该拔除松动的牙齿,需要根据自己牙齿的情况进行判定,可以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进行检查,如果只是出现小幅度的晃动,并且其晃动幅度属于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拔除,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治疗,只需要保持日常牙齿的清洁和卫生即可。如果牙齿松动的范围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并且存在慢性或急性炎症,或者经常会发生疼痛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拔除,但是需要先积极治疗控制炎症,待炎症消散后再进行拔除。

还有一种情况是出现牙齿断裂或脱落,只剩牙齿残根仍然保留在牙床内,或者牙床已经无法起到正常的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考虑拔除,但是拔牙后应该注意止血和局部消毒,防止发生感染或术后出血较多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对老年人来说,不伴有炎症的牙齿松动一般不建议拔除。老年人的各项机体机能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并且老年患者的恢复能力较差,可能会出现拔牙后持续出血的情况,也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牙齿在拔除后,拔除位置前后的两颗正常牙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断向中间空位倾斜的情况,也会影响正常的牙面咬合和咀嚼活动。所以对于能够保留的牙齿一般不建议拔除。

对于牙齿已经逐渐出现松动情况的老人而言,平时应该尽量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进食,避免咀嚼过硬或对牙龈刺激较强的食物,防止加重牙齿松动的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牙齿直接脱落或断裂。平时还应该注意口腔卫生,最好早晚各刷一次牙,并且在饭后及时用淡盐水漱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口腔中细菌滋生的效果,也能起到预防牙周疾病的作用。

对于已经出现大范围牙齿脱落的老年人来说,可以拔除后进行恢复稳固的治疗,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经济条件选择进行牙齿种植或者烤瓷牙,既能维持咀嚼功能,也能保证美观。还可以佩戴假牙,但是要注意每日对假牙进行清洁,夜间可以将摘下的假牙可以泡在冷开水中,第二天取出后再进行佩戴。

老年人牙齿松动的原因与骨质疏松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平时应该注意补钙,可以多晒晒太阳,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取钙元素,保证体内钙质的供应。人老了以后牙齿松动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所以年轻人平时应该多注重保护牙齿,避免给牙齿带来较大的刺激和损伤,尽可能延长牙齿本身的使用寿命,防止牙齿早早就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影响生活质量。最基本的保护牙齿的方法就是日常刷牙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