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东莞的“扶了扶”,让18岁侧弯少年重遇“光明”

18岁,通常意味着一个“自我成长”或者“自我变化”的节点。在这一年,很多人都会收到来自家人或朋友精心挑选的礼物。今年3月,刚满18岁的肖路豪也收到了自己的礼物:一次脊柱侧弯矫正手术。这份礼物来自东莞市慈善会,背后汇聚了东莞众多社会组织及企业的善意,它不但“扶正”了肖路豪的脊柱,同时也“扶正”了他的心。 

2020年10月03日 11:22有0人参与  0条评论

微信图片_20201003092712.jpg

东莞扶贫干部与当地干部来到肖路豪家中。

动员“扶正”少年来莞深造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山路,东莞扶贫干部与当地干部一起走进肖路豪的家中,了解路豪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并动员他利用手术后休息的这段时间到东莞的职业院校学习一技之长,更好地规划今后的人生。

当地干部:“你就往前看,一方面休息,一方面学习、生活,由相关的部门来给你联系,吃饭、休息的问题解决了,又能学到一技之长。”

东莞扶贫干部:“建议你到职业中学去,学习一些对自己今后有用的技术,会受益终身。”


微信图片_20201003092709.jpg

肖路豪曾是一名脊柱侧弯少年。

童年的阴影让少年变得沉默内向

谁也不会想到,现在看上去和正常人并没什么区别的肖路豪,在今年4月17日前是一名脊柱侧弯少年。据介绍,6岁时,肖路豪就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出了问题,但因为症状并不严重,和他相依为命的奶奶也没太在意。随着年龄增长,肖路豪脊柱变形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奶奶带着他四处求医,但苦于家里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路豪一直无法接受矫治手术。

年纪小小的肖路豪便觉得人生灰暗,因为整天被同学取笑,他变得不愿意与人接触,刚读完初中就外出务工。肖路豪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一些刚认识不久的同学直接跑到他面前,学他走路,还给他起外号,叫“小驼子”,他心里非常难受,从此把自己内心的那扇门关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01003092716.jpg

今年4月,肖路豪接受矫形康复手术。

侧弯少年人生再遇“光明” 人生从此被再次“扶正”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肖路豪的叔叔听说县里正在开展东莞市资助威信县残疾青少年儿童项目,了解项目情况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并提交了相关资料,后经威信县残疾人联合协会以及东莞市扶贫工作组审核,肖路豪获得了东莞提供的6.4万元资助资金,用于进行矫形康复手术治疗。

2020年4月17日,肖路豪在威信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手术费用共计198404.43元,经医保报销后应由个人自负3525.44元,自负部分由威信县残疾人联合协会从资助资金中划拨。值得一提的是,手术时间距肖路豪的18岁生日刚过一个多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手术更像是一份特殊的成人礼物。

肖路豪表示,目前他康复得很好,以前太重的农活是不能做的,随着进一步的康复,他也能做一些重活。他说,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让他重燃希望,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

微信图片_20201003092720.jpg

肖路豪目前康复情况很好。

东莞捐赠64万元 计划“扶正”10名威信县的青少年

目前,经东莞市慈善会和东莞驻威信县扶贫领导的多方努力与争取,东莞市爱心社会组织和企业已捐赠资金64万用于脊柱侧弯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治疗。威信县有10名残疾青少年完成了医学评估工作,其中3人已开展矫形手术,有2人康复出院,肖路豪便是其中之一。

东莞驻威信挂职干部赖清华:“我们扶贫干部到威信镇贫困户家访时,发现一个现象,残疾儿童家庭很多是贫困户。主要是,小朋友因残疾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家里人因要照顾残疾儿童,导致劳动力减少,随之家庭的收入也会减少,因而造成贫困的发生。我们发现了这种情况,让当地残联将相关的数据统计给我们,我们再跟东莞慈善会那边协调,希望通过手术改变残疾儿童的健康问题,也盘活这些家庭的劳动力,实现脱贫的目标。”#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