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代表在使用“银证通”一体机办理业务 记者 郑志波 摄
东莞是一座梦想之城,多少人怀揣着创业梦想来到东莞;东莞也是一座梦想实现之城市,这里圆了无数人的创业梦想。“从体育路简陋的办公厂房办公到入驻天安数码城产业园,眼看西平一带从荒芜到高楼耸立,东莞的营商环境一步步实现优化,城市发展一步步变得更好,”广东世杰空间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和春说。
当前,东莞市场主体从56万增长到128万,企业从15.1万增长到58万,东莞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力之城、创业之城,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均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
回顾东莞创业路
开办企业从102天到1天
2020年,在东莞开办一个企业需要多少天?
最快1天!
“2012年以前在东莞创业可不是件轻松事,”某服装厂老板讲述了自己在东莞的创业故事。根据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统计情况,2012年以前开办企业需要跨过11大关卡挑战,经过102天的煎熬。
2012年,东莞商事制度改革正式实施,“先照后证”将130多项前置许可改为了后置,开办企业程序精减到8个,时间压缩七成,加速了东莞创业路。
2015年,“三证合一”,东莞告别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探索住所信息申报集群注册“一址多照”。住所证明消失了,6个环节,23天即可注册企业。
2016年,东莞“全程电子化登记”又实现了创业者足不出户办好营业执照,国税、地税联合推出套餐式发票申领,一套系统省去两头跑。15天时间,5项便捷服务,创业者享受了5星加速创业礼包。
2018年,东莞聚焦名称自主申报,创业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就能申报,开办企业只要4个环节4天时间,可享受24小时无间断服务。
2019年,东莞线上首创银证通企业开办智能服务一体机,在商业银行开辟了第三类政务服务场景,三项流程一键即达,仅需一天,轻松拿到营业执照;线下,政务服务部门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创业者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少跑腿,快办事。
102天到1天,东莞经济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东莞的市场主体从56万增长到128万,其中企业从15.1万增长到58万,全市市场主体连续8年保持10万户以上的增长,初次来莞创业者每年净增逾10万人,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均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2016-2018年,东莞开办企业便利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地级市第一。
东莞成为名副其实的活力之城、创业之城。
改革背后故事
一周一版,“傻瓜式”指导企业
改革怎么改?“以人民为中心,为市民和企业服务”,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分局局长周向东说。
周向东介绍,“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研发过程中,团队每做一步每进行到一个阶段就形成报告和备案,确保不走回头路;针对企业诉求一周召开一次讨论会,对样本系统进行修改,“半年时间内,我们的系统几乎是一周更换一个版本。”
搞不清流程和材料,不理解相关政策,很多创业者在梦想第一步就卡住了,“但是现在,我们的系统能实现对企业的傻瓜式逐步指导。”打开东莞市全程电子商事登记管理系统,申请人无需到登记注册大厅,网上提交申请材料,通过快递的方式缴回、领取营业执照。“此外,我们的系统是不分白天黑夜,随时都能申请,智能化审批,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系统使用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电子签名取代纸质签名,进一步便利申报人。”
改革亮点一览
首创集群注册登记和“银政通”一体机
针对一些创业者和新业态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的办照难题,东莞首创集群注册登记模式,集群企业无需租赁经营场所即可办理商事登记。为了解决住所证明“出具难”问题,东莞首创住所信息申报制,引入“信任在先”原则,允许一般行业的市场主体自行申报住所信息,90%的新主体享受了登记便利。
办照零跑动,东莞首创“全程电子化+审批中心”登记改革,运用电子签名技术,通过智能推荐经营范围,点选“标准地址库”,为企业提供透明、高效、简便的行政服务,服务惠及90%的企业,业务量超过100万宗。首创“银政通”开办企业自助服务一体机,实现从单一的办事窗口服务场景到全程电子化网上服务,再到银行网点办理的第三类场景服务。目前,东莞已在7家商业银行的167个网点部署应用,累计办理企业开办业务超过2万宗。#p#分页标题#e#
记者 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