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股清流背后,都有治水人辛勤付出的身影。水生态、主干管修复、雨污分流等项目,离不开治水人的兢兢业业和不懈努力,而这些治水人就在我们身边。日前,长安举行2020年“最美人物”评选活动,莫柏成、王国章、戴庭峰当选“最美治水人”。本报今天推出专题报道,为他们点赞。

莫柏成
带队摸清4万多栋排水户
排水户摸排工作、制定城镇污水“最后一米”接入方案、完成沙头雨污分流试点……长安大力推动实施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以来,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副指挥莫柏成就一直负责污水治理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亲力亲为,从一个“门外汉”变成“治水专家”。
三年来,莫柏成带领同事监督完成镇内所有企业类、公共建筑类、居民住宅满足条件实施雨污分流接入排水户底数核查工作,摸清茅洲河流域10个社区(集团公司),摸清茅洲河流域41076栋排水户。
此外,莫柏成还按照《东莞市雨污分流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参与制定了《长安镇城镇污水“最后一米”接入工作方案》,通过明确雨污分流工作目标、组织领导、职能职责、排水户分类、出资原则、工作规范、考核验收标准,为雨污分流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保障。
沙头社区共有排水户8100栋,为长安最多排水户的社区。为打开长安雨污分流工作的“口子”,莫柏成开展雨污分流培训,手把手地指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沟通交流,消除部分人员对雨污分流工作难度的疑虑,完成各排水户工作,最终使沙头社区顺利完成雨污分流试点工作。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长安雨污分流工作还是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这离不开‘长安治水人’的努力。”莫柏成表示,当前磨碟河流域综合整治已拉开帷幕,长安雨污分流工作还在继续。

王国章
能文能武 爱护河湖
无论晴天还是阴天,总能看见这样戴着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人在巡河——这个人就是市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工作人员王国章。2017年-2018年期间,他主要从事全面推行河长制方面相关工作,积极参与河畅行动,经常对社区摸查违建底数工作及时进行指导。
除了现场摸查、指导,王国章还参与编制了长安“河畅行动”方案,为两岸违建清拆行动提供工作指引,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了长安镇河长制河湖水环境管理保护方案和联合执法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河湖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同时,王国章还做好与镇级河长助理、联络员的工作联系,及时跟踪落实好镇级河长督办事项,多次组织志愿者到茅洲河、三八河等河涌进行河湖保洁志愿者活动,带动周边同事参与到爱护河湖行动中来。
2019年初,王国章被抽调到市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负责文秘工作,顺利完成调研督导对接、文稿整理,完成各项汇报材料编写工作,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运作。
王国章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水生态、主干管修复、雨污分流等各项工作现场巡查督导,推动管网错混接整改和暗渠排污口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参与茅洲河、磨碟河技术审查工作,在实践和学习中逐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戴庭峰
走遍长安每一条河涌
2017年完成长安镇全镇内河涌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2018年负责新民排渠的排污口整治任务、2019年负责茅洲河流域内河涌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2020年茅洲河流域内河涌暗渠段排污口再次进行复核,长安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工作人员戴庭峰一直坚守在治水工作岗位。
“四年前,我刚刚接触治水工作,并借此机会熟悉了一个政府项目从立项、招投标、验收结算等流程,虽然有压力,但也让我快速成长起来。”2017年,戴庭峰负责全镇内河涌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摸清内河涌入河排污口数量以及属性。
在顺利完成此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戴庭峰接到新民排渠的排污口整治任务,他迅速整理资料、现场摸查,并联合乌沙社区,对新民排渠的排污口进行复查、溯源、整治、再复查,这个工作流程不断重复,工作一步步推进。
2019年3月,茅洲河流域(东莞部分)综合整治二期项目启动,茅洲河流域内河涌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全面铺开,负责这项工作的戴庭峰结合工作经验,掌握了一套方法。这一年,他熟悉了茅洲河流域每一条河涌的位置、走向以及每一个排污口的整治方式。
“只要排污口整治还没完成,内河涌水质就会受到影响,虽然压力大,但也给我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的机会。”2020年,茅洲河流域内河涌暗渠段排污口再次进行复核,戴庭峰依然坚守在治水工作的路上。
全媒体记者 吴金华 通讯员 冯敏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