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的融合创新,在助推数字经济建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1-6月,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12.12%。

△企业重点打造自主研发团队
贸易型企业转型升级 强化自主核心研发实力
在南城街道的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300人的研发队伍正在积极探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数字化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自主研发被企业视为发展的根本,该企业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立足点,持续打造业界领先的产品研发架构和核心研发团队,目前已拥有高新技术产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及软件著作权近60项。
“我们由原来的贸易型企业转型成为有自主核心研发产品的企业,我觉得未来企业发展一定是在人才和科技创新方面加倍投入。”公司总经理阮真告诉记者,“我们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近1亿元,开发国内自主安全可控iMS数字化可控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

△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
软件产业企业对在莞发展信心十足
据了解,盘古信息在国产工业软件领域深耕15年,从成立之初在莞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广东省“双软”企业,助力企业成功打造200多家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覆盖230余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化车间,包含7000余条设备互联生产线。近三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近45%。
“因为工业软件最终需要现场和客户来做应用,我们东莞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生产应用场景,以及有大量应用题材的支撑。所以我认为东莞在工业软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崛起有很好的技术和潜力,东莞也是一个创业者的沃土,政府有很宽松的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阮真对企业在莞发展信心坚定。目前,企业正对标行业尖端技术进行最后测试及发布准备工作。

△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
今年1-6月软件产业共实现营收36.59亿元
盘古信息是东莞加力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据统计,2019年,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产业”),除去嵌入式系统软件,共实现营业收入74.85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软件业务收入65.7亿元,占比87.8%。2020年1-6月共实现营业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12.12%,较广东省(4.5%)高7.62个百分点。
2019年我市软件产业企业95家,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其中长安、南城和松山湖拥有软件企业64家,占全市软件企业数量67.4%,区域集聚特征明显。长安镇主要以通信领域为主;南城街道主要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松山湖主要发展云计算、互联网、集成电路。
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下来,我市将支持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重点加强与港澳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大力引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同时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服务企业的创新应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还将设立“东莞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集群培育专项资金”,加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