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莞深融合发展脚步加快
产生的工业垃圾也日渐增多
部分外来泥头车
违法倾倒垃圾的现象
曾给黄江环境造成很大破环
为还群众一个安全、干净、舒适的城市环境,黄江城管、交警、交通等部门联合组成执法行动小组,持续开展夜间查处行动,有效打击泥头车违规运输、工业垃圾违规倾倒、噪音扰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动。

黄江东环路、青龙路某路段曾是违规偷倒垃圾的重灾区,通过几年的持续整治,今年这两个路段的偷倒现象已锐减。
违规倾倒垃圾
现象已锐减
近年来,随着莞深融合发展脚步加快,产生的工业垃圾也日渐增多,由于正规渠道处理危险废物成本较高,让一些企业产生了违法倾倒垃圾的想法。
“深圳监管比较严,他们以为将垃圾倒到黄江就没人发现。”夜间执法队一队员说,前几年,一些外来企业为了躲避深圳严厉的处罚,往往选择将工业垃圾悄悄运到黄江辖区进行偷倒。有一段时间,沿黄江段公常路等主干道两旁,经常能看到外来车辆倾倒的垃圾,“几年前,这种偷倒垃圾的现象较严重。”
“为了躲避监控拍摄,偷倒的泥头车往往开得飞快,倾倒垃圾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执法人员说,飞驰而过的泥头车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
外来泥头车深夜倾倒建筑垃圾渣土行为,严重影响黄江市容市貌。为打击各类泥头车违规运输行为,2016年7月,黄江镇整治违法偷倒建筑余泥和垃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各部门组成联合执法行动小组持续开展夜间查处行动。

自夜间执法队成立,许多车主眼中唯恐避之不及的泥头车,成为执法队夜夜追查的目标。
一名队员表示,前些年东环路沿山路段路灯较少,夜间一片漆黑,且人迹罕至,曾是泥头车违规倾倒垃圾的高发地。在夜间执法队联合其他部门重兵整治后,这种情况得到扭转,偷倒行为大大减少。
“今年至今,青龙路路段偷倒现象已很少发生。”执法队员说,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黄江其他地段。在执法队组建4年后,通过持续不断的重拳执法行动,如今在黄江违规倾倒垃圾现象已锐减。
实行轮岗制度减少
执法队员身体损伤
黄江夜间执法队共有8个成员,巡查从当天晚上9时30分持续到次日8点半。每当巡查任务开始,执法队员都会带上对讲机和手电筒,并穿上黄色荧光的队服,“这件衣服能在夜里反光,增加我们夜间出行的安全性。”一名队员告诉记者。
实际上,泥头车违规运输行为执法工作从不是轻松的事情。“执法时,有些泥头车存在严重超载等违法驾驶,甚至为了逃避罚款、扣车等惩罚,他们还会做出硬闯关卡、遮挡车牌等行为。”彭绍堂说。

此外,夜间执法队日夜颠倒的工作性质会引发一些问题。一名队员表示,刚到执法队通宵执法后,经常接下来几天都是迷迷糊糊的,白天补觉也补不回来。
同时,由于作息时间颠倒,队员跟家人的生活节奏往往不在一个频道上。“刚加入执法队时家人有意见,大家白天上学上班,好不容易回家了,我却要去上班,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变少了。”一位队员回忆道。

虽然起初不理解,但在切实感知夜间执法的成效后,队员家人的想法有了转变。特别是临街居住的队员家庭,以往路边不时会有工程车乱按喇叭、乱开车,严重影响休息,夜间执法铺开后,这种现象已大大减少。“他们知道我们是保护黄江的一方净土,就逐渐理解了我们的工作。”一名队员说。
目前,为保证队员调整作息,减少身体损伤,夜间执法队一般实行轮岗制度,期满即可申请调岗。#p#分页标题#e#
接下来,黄江将继续加大对违法运输、偷倒建筑垃圾等违法处置固体废物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黄江镇市容环境质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