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瓜果飘香,劳动最美

图片均为小学生们专注劳动的场面以及劳动成果

“谁想去种菜?”在长安一小“劳动让秋天更美”的课堂上,老师话音未落,台下4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举起手来,像欢快的小鸟,争先恐后报名参加生产劳动课程,飞奔“南山菜园”。

生产劳动课程,是长安一小“学致用”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该校今年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规划家务劳动、服务劳动、生产劳动、职业体验等多形式课程,通过家校共育,促进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开辟“南山菜园”蔬菜基地

走进“南山菜园”,俨然是一个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的小型农场。豆角、青瓜、番薯、油麦菜、黑蔗、小白菜、荔枝、桑葚等果蔬长势喜人,这都是长安一小四年级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

2016年,长安一小重修雅园,挖掘出一块约40平方米的场地资源,开辟出“南山菜园”给中年级劳作,生产劳动课就在这里进行。

“南山菜园”划分为9个板块,实行分区分班包办管理,通过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让学生了解果蔬种植知识,拓展知识面,实现劳动与知识的相结合。

“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五谷不分。”长安一小德育主任文丽章说,由于家长、学校、社会对劳动教育认识有所不足,导致学生劳动意识缺失、劳动技能低、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珍惜劳动成果。“我们希望通过劳动教育,让孩子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丰收的喜悦。”

“南山菜园”开园后,长安一小邀请学校花工作为菜园导师,讲授种菜知识,讲解耕种需要注意的细节。该校还制定“南山菜园”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责任到四年级,由学校统一提供劳动工具,各班级负责种植、管理、施肥、收获。

菜园种植品种由各班级自定,学校要求指导老师及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或实践活动课时,带领学生进入蔬菜基地指导护理,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月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的班级,授予“优胜劳动基地班”。

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根据一—六年级学生的特点,长安一小开发出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包括家务劳动、服务劳动、生产劳动和职业体验等不同形式,要求不同年级学生掌握收拾书包、整理床铺、洗碗拖地、煮饭做菜、清洗衣物等不同形式的劳动,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文丽章说,通过劳动教育,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变得更加孝顺,更加珍惜劳动成果。“我们发出‘我的卫生我来管’‘家务劳动我能行’活动倡议。学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主动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低年级学生自觉分担扫地、洗碗、叠衣服等家务,中、高年级的同学认真整理房间或制作美味菜肴,劳动技能展示活动如火如荼。”

该校还组织劳动实践小分队,深入学校、公园等场所,开展“劳动最美”社会实践活动。每天8点05分至8点半晨读期间,组织中高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到校外捡垃圾,践行环保理念。少先队还组织各中队带齐扫把、水桶、垃圾钳、手套等劳动工具在学校、长安公园附近,清除楼道小广告、捡拾散落垃圾、浇灌绿植,开展别开生面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

此外,长安一小还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家务劳动我能行”主题班会,班会从人类劳动史的学习,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意义,让学生了解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给劳动带来的变化。

文字/吴金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