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东莞将每年投7503万元奖励医护和重点专科建设!

获评省级以上医学领军人才、全国名中医的,一次性补助50万元;获评市级医学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的,一次性补助30万元;获评市级医学学科带头人的,一次性补助15万元……

成功创建国家重点专科(含中医)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当年通过三甲医院评审的奖励200万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特等奖每项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项目第一完成人获得其中的50%……

11月16日,《东莞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及学科建设部分)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印发,东莞将每年投入约7503万元用于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培养及引进、重点专科建设等。

1.

专项资金每年总额约为7503万元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市政府同意,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即日起实施,旨在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深入推进科教兴医战略,促进东莞公立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的发展。

专项资金用于七大类事项:人才培训经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资助经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补助经费,重点专科、中医名科、特色专科、社区卫生特色项目建设及奖励经费,标准化认证奖励经费,科研成果奖励经费,中医药传承工作室补助经费。

专项资金每年筹集规模预算为7503.35万元,其中:市财政承担5493.35万元,镇街(园区)财政承担2010万元。不同镇街根据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分四个档次承担资金,一档镇街不少于90万元,二、三、四档镇街则分别不少于70万元、50万元、35万元。

2.

每年180万元培训450名全科医生

根据办法,人才培训经费包括对镇街(园区)分管卫生健康的领导干部及全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开展卫生健康管理、现代医院管理、职业化管理和社区卫生管理等培训,每年培训人数约1000名,培训经费每年控制在251万元以内。

全科医生的培训每年约450人,培训经费每年控制在180万元以内;同时,每年安排30万元用于全市全科医生师资培训经费;对当年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书》的学员市财政每人一次性补助1万元。

为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准入培训,培养同质化合格的专科护理人才队伍,提高全市专科护理质量,专科护理培训经费每年控制在80万元以内,每年培训200人;涉及的专科主要包括:ICU、新生儿及NICU、助产、手术室、血液透析、伤口造口等。

此外,在住院医师规培经费上,补助东莞范围内的培训基地、协同医院培训经费,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其中:每人每年培训成本补助2万元;每年提取1万元,作为奖励培训基地为东莞培养合格医师人才经费。

3.

获评市级医学领军人才补助30万元

而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资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补助上力度不小:

对于2019年1月1日后,公立医疗机构每引进一名省级以上医学领军人才、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一次性补助50万元;每引进一名省级以上医学学科带头人、省级名中医、市级医学领军人才,一次性补助30万元;每引进一名省级以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市级医学学科带头人,一次性补助15万元。

对于2019年1月1日后,在东莞公立医疗机构工作的在职在岗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经培养获评省级以上医学领军人才、全国名中医的,一次性补助50万元;获评省级以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省级名中医的,一次性补助15万元;获评市级医学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新人才)的,一次性补助30万元;获评市级医学学科带头人的,一次性补助15万元;获评市级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的,一次性补助8万元;获评市级医学学科骨干的,一次性补助3万元。

4.

获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奖80万元

在学科建设上,不同级别奖励不同。办法规定: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含中医)项目建设期补助150万元,成功创建奖励100万元;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含中医)、中医名科或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建设期补助90万元,成功创建补奖励50万元。

为推进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东莞特别设立标准化认证奖励资金,当年通过三甲医院评审的奖励200万元,当年通过二甲医院评审的奖励100万元。当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复核,服务能力评价达到推荐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奖励50万。

科研成果奖励经费上,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特等奖每项奖励100万元、一等奖每项奖励80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50万元;获得广东省级科学技术奖励的,一等奖每项奖励50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30万元、三等奖每项奖励10万元;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的,一等奖每项奖励20万元、二等奖每项奖励10万元、三等奖每项奖励5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每项奖励10万元。该项目主要奖励到个人,项目第一完成人奖励50%、第二完成人奖励25%、其他人员奖励25%。#p#分页标题#e#

5.

1500万补助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

对中医药的重视在这份办法中处处体现,无论是引进中医人才,还是培养中医人才,或者中医名科建设,办法都有具体规定。此外,对中医药传承工作室补助经费作为其中一大类单列,更是凸显了东莞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办法明确,在东莞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上,东莞分三批建设50个市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一次性补助25万元。在市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上,分三批建设5个市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一次性补助50万元。按此计算,仅此两项就已1500万元。

而在传承工作室人才在培养周期,传承人(继承人)通过市卫生健康局组织的结业考核,并与东莞市医疗机构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别给予传承人(或继承人)、培养人一次性奖励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