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评论



秋分过后,北半球的白昼便越来越短了,夜晚变得寒冷而又漫长,在北风呼啸的冬夜里给予人们几分慰藉的正是满天繁星。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得以见到那穿越了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的瑰丽景象。
人类的未来注定是星辰大海。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所能抵达的边界也在不断延伸,太阳系其他行星的神秘面纱也在不断被揭开。试想一下,或许就在几个世纪后,人类的文明终于能够离开地球母亲的怀抱,开启星际探索的时代,一如科幻大片里的情景。
本周就让我们跟随叶敏华老师一起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未来的飞行世界,发掘想象的无限可能。

《传承》 毛玥琊
活动详情
活动主题
探索空天世界·绘出心中梦想
主讲嘉宾
叶敏华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多年美术执教经验。
连续几年荣获东莞市莞香花开幼儿绘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29日(周日) 10:00-11:30
活动地点
松山湖图书馆一楼讲习室
报名方式

回顾:探索航天精神,揭秘中国航天崛起核心力量
11月22日,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韩国军应邀至松山湖图书馆,为我们揭秘中国航天崛起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黄埔军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面简称“北航”)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众多中国航天工程领军人物均出自北航。可以说,在韩老师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见证了中国新老航天人间的接力,见证了一个个新航天人从稚嫩走向成熟。

上午10点15分,松山湖“航天探索月”第三场专题活动正式开始了。在现场60余位读者的翘首相盼下,韩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
讲座以两个视频开始:《大国航母》和《月宫日记》,中间穿插着韩老师的讲解。视频分别讲述了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及舰载机和北航“月宫一号”项目小组为未来定居月球研发、实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过程。

讲座中,韩老师围绕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背后付出的努力和牺牲,重点阐释了中国的航天精神。正如习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精神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是早期的航天传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二是“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三是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正是在这“三大”精神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人奋勇直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震惊的成就。
讲座中,韩老师还穿插着一些小问题,如“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中国迄今为止进行了几次载人航天飞行?”在场的小朋友们都踊跃回答。

讲座的最后,韩老师介绍了推力排行世界前十的运载火箭,语重心长地说道“虽然中国现在有两款火箭跻身前十,但一个第五、一个第十,反观美国前五就有3个,我们的火箭和排名第一的火箭推力相差更是接近6倍。和世界顶尖航天大国相比,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中国梦,航天梦。航天梦作为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会迈得更大、更远。在21世纪成长的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我们要学习航天精神,做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