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是防止人大评议
“回潮反弹”的有效手段
黄江镇人大评议“回头看”
评议单位在落实代表
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后
问题整改的情况如何?
现在
就让我们跟随黄江人大
验实效、见分晓!
▼
根据本年度评议工作的安排,12月16日下午,镇人大开展了对政务服务中心、黄江医院评议工作“回头看”活动。镇人大主席陈泽深、副主席李日宏,部分市镇人大代表,以及人大办、政务服务中心、黄江医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代表们先后来到政务服务中心、黄江医院进行座谈和实地视察,在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本年度评议中主要的工作实效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报告中指出,各代表团收集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共15条,该中心对照评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问题分类,逐个落实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和具体要求。
有关优化办事指南、办事流程
及所需材料等4条建议
该中心通过加强对导办人员业务培训,要求接待群众电话必须作出清晰指引,明确讲解。同时积极宣传“莞家政务”微信小程序办事指南板块、广东政务服务网,并及时更新“办事指南”纸质版和二维码版供群众查阅。
有关窗口适当延时
开放时间等2条建议
疫情期间,该中心配合开展“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周六实现值班制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同时推行“延时服务机制”,办事群众较多时采取延时下班,积极处理业务受理,确保已取号的业务办理完毕才下班,避免群众多跑一趟。
有关疫情防控、交通配套、
便民服务等5条建议
该中心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员工上班前测量体温进入、及时申报出行情况,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要求出示检验粤康码、测量体温、核验预约信息等措施严防把控;新中心搬迁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争取年底前启用新办事大厅。启用后,全镇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中心,可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有关完善自助终端机投放、提供网上预约、
提升服务水平等4条建议
该中心通过加快常规业务进驻,疏通终端机办理渠道,积极宣传“莞家政务”自助终端机,推动业务不出村可办理。另外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异地办、随时办,打破居民办事户籍、居住地、注册地等限制,推进政务服务实现“全市通办”。
同时,针对老年群体出行办事的需求,以便民为宗旨,中心配置了老花眼镜、爱心轮椅供有需要的群众免费使用,克服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视察中,代表在该中心的办事大厅亲身近距离地感受到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在查看便民母婴室时,对该中心能以人为本,换位思考,为小众有所需求的人群带来如此便利与周到的人性化配置,纷纷对此点头肯定。
#p#分页标题#e#
随后,在黄江医院召开的评议“回头看”座谈会中,院方高度重视、严肃对待,对落实好的建议和意见逐条逐项作了充分的汇报。据悉,本次评议收集代表建议和意见共22条,目前已完成整改的有20条,正在整改的剩下以下2条。


为了进一步提升黄江医院的名誉度,增强本地群众对该院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信心。院方分别通过与“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打造“名医工作室”、开通远程诊疗等方式,带动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建设,稳定推动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另外院方表示会力争在2021年引进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史剑波教授团队,在该院设立耳鼻咽喉头颈专科名医工作室,为黄江及周边地区群众带来更优越的就医保障。
其次针对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对就医患者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合理规划科室区域、明确区域指示牌、增设就医指引人员等,这些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亦作了详细的汇报:
(1)医院对门诊布局进行了调整,实行重点门诊分类集中布局,同步梳理和完善标识指引,增加导诊和分诊工作员,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就医;
(2)住院功能系列逐步试行按疾病分类设置诊疗区,整合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组建了神经医学与康复中心;整合了肝胆胃肠外科、消化科,组建了肝胆胃肠中心。最大限度改变了医学名称生涩,不便于直观就诊的弊端;
(3)改组升级了客服中心职能,安排专职人员维护就诊秩序、解答就诊疑惑、引导有序就诊;
(4)着力加强医德医风教育,7-9月在全院开展了纪律教育学习月系列活动,并加强了医德医风的日常巡查力度,持续有效地改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
(5)针对代表反映的标识不清的问题,医院已请专业的宣传策划团队对医院的指引标识进行了重新整体设计制作。目前已完善招标采购程序,不久将以全新面貌,提供相对舒适的就医环境。

本次活动,代表们充分肯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和黄江医院整改成效,认为今年人大评议以来,被评单位均能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对照评议意见和反馈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细化责任分工,扎实有效推进整改,尽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广泛取得了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整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