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以来,大朗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城市品质提升、安全生产、水污染治理、民生事业等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稳定。今年1-9月,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6.5亿元。大朗毛织贸易中心成功通过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申报,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接下来,该镇将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建设“一城一区一园一带”,推动“湾区强镇、品质大朗”建设迈上新台阶。

■大朗全力建设“一城一区一园一带”,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稳步复苏
防控和发展“两手抓”
今年以来,大朗抓严抓实抓牢疫情防控,实现防控工作精准有效。该镇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全镇未发生社区和企业聚集性疫情,9个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已超过8个月未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镇织密联防联控网。建立健全“1+8”指挥体系和“1+N+28”督导体系,安排20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防控专项经费,成立7个镇级防疫督导组,每周下沉社区(村)巡查督导,加强农贸市场和食品安全监管,对辖区农贸市场、冷库冷链等重点场所进行建档管理。严防输入风险。全面推广“莞e申报”和“粤康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分析,移动、联通、电信等疫情防控行程查询平台,有效阻断了疫情蔓延扩散。切实用好“天眼”系统,在28个社区(村)组建200个三人排查组,对镇内重点群体开展摸底排查,筑牢疫情防控堡垒。强化人文服务。发动医务人员积极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在奔赴湖北的第三批东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人员中,大朗共7人,占全市三分之一。出台《大朗镇防疫人文关怀指引》,制定“居家隔离社区支持计划”,安排近2000人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多对一”或“一对一”服务,每天开展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
尽管面临疫情的不利影响,但今年大朗经济运行稳步复苏。该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推进“双统筹”,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该镇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先后出台两批暖企帮扶政策,制定镇“加快复苏16条”配套政策,精准实施“一企一策”,发布近500个工种超7000个岗位招聘信息。在全市率先出台《大朗镇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一本通》,组织了16家银行与1504家企业(项目)对接,促成企业融资63.04亿元。积极减免企业租金,目前各社区(村)、镇属企业累计减免租金超过8400万元。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率先在全市开展直播带货活动,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乐购大朗”等促消费活动,刺激全镇消费复苏,借助毛织和荔枝等丰富资源,发展荔枝电商、毛织直播等融合新业态,推动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着力稳定外经外贸。狠抓“稳外贸20条”落实,出台扶持企业出口政策,对参加符合条件展会的企业给予展位费、特装布展费50%的支持;对于在疫情期间自行报关出口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出口企业,能够享受政府100%全额资助的出口信用保险。

■11月3日,第十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开幕
项目建设
签约重大项目22个
大朗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深入对接深圳,积极配合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瞄准毛织产业“微笑曲线两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该镇壮大重点支柱产业。建成全省首个毛织人才驿站,大朗毛织产业直播基地成为全市首批电商直播基地,大朗数字贸易产业园和电商共享中心等毛织产业新业态、新平台率先建成营运。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大朗毛织服装产业学院”,为大朗培养一批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该镇学习借鉴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改革创新经验,积极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近4年来招引超亿元深圳项目14个,投资额共39亿元。主动融入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全力支持和配合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主通道、环莞快速三期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切实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强化与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科研设施的对接,重点布局发展新材料、生命科学、中子散射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镇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依托松山湖和华为辐射,5G产业园、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兴项目在大朗加快布局和建设,在集聚30家5G企业入驻产业园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引入研发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今年集中签约和动工重大项目22个,涵盖电子、能源、5G、食品等多个领域,投资总额达152.5亿元,为大朗历年之最。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坚持培育和提升创新主体,目前全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78家,5亿元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今年以来,大朗持续优化发展空间,按照“一城一区一园一带”的工作思路,力推“拓空间”及国土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速城市更新,为产业发展释放空间。#p#分页标题#e#
该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实施城市环境“微改造”,大井头社区、求富路社区、黄草朗社区、巷尾社区等4个更新单元项目取得新突破,1-9月,共完成改造项目拆除平整面积达177亩。用足用好市统筹配置的3000亩专项用地指标工作,申请用地指标36.051亩,预计总投资额达到4.7亿元。切实保障企业用地。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半年盘活用地521.98亩,完成盘活任务139%,推出工业用地6宗,总投资金额达15.4亿元,为奈那卡斯、丰源、广美等3个重点项目配置用地指标36亩。完成5G基站建设326座,占全年任务量110.1%。重拳整治“两违”建筑。严厉打击非法小产权房销售行为,铁腕整治各类违建行为,1-10月,共整治违法建筑2553宗次,全镇违法建设治理总面积达154.76万平方米,完成率113.8%,提前超额完成违建治理任务。
品质提升
营造安全有序城市环境
大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城市环境更加优美。该镇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持续开展“行走东莞”“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
该镇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在全市首创“包村入格”督导机制,积极开展“五清”和“四乱”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深化治理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省乡村振兴抽查考核中被评为“良好”。投入超6000万元开展松山湖南部及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战”,全力推进犀牛陂排渠河道清淤、排污口整治、主干管修复等整治工作,启动象山垃圾临时堆放点焚烧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做好仙村水库主坝、环常南路上游、东坑内河上游、黄麻岭排渠、松木山水大陂海、水口排渠、光明加油站等7个市考断面水质改善工作。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截污管网施工、验收及通水工作,目前已完成次支管网通水任务约324公里,水污染治理工作被动落后的局面正逐步得到扭转。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积极做好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强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特别是楼宇式分租厂房环境整治,截至目前,排查疑似“散乱污”企业3600家,销号式整治VOCs重点监管企业74家,完成率为96%。
该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统筹推动大朗中学等13所公办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逐步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今年高考再创佳绩,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线人数达63人,比去年增长57%;本科上线人数达278人,比去年增长22%。巷头小学荣获教育部2019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大朗医院立体停车库工程以及发热门诊加快建设,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是全市规模最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加快推进文体惠民。以打造松山湖功能区文化地标为目标,高标准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和步行街的规划建设,已初步完成前期概念设计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求富路社区成功获评省级“交通安全文明示范社区”,巷头社区成功获评第六批广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大朗先锋号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书屋荣获“全国职工书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扩大社保覆盖面,1—10月,共发放就业补贴496.10万元,全镇总参保单位同比增长14%。加大对乐昌对口帮扶力度,加快产业园共建,成功签约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41.55亿元,率先在十组团完成今年莞韶对口帮扶“533”年度任务目标。
治理创新
打赢扫黑除恶收官战
大朗深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坚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这根弦,以铁的手腕、以铁的措施、以铁的纪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该镇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大力推广联网型火灾感烟探测器、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重点关注毛织行业等“三合一”场所消防问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不断加强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心理健康服务和松柏朗村法治建设入选全市首批12个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松柏朗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大朗推动“六清”行动深入开展,坚决打好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据介绍,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大朗共召开5次线索举报奖励大会,向7名市民发放扫黑除恶举报奖励金总额26万元,发放举报奖励金位居全市前列。该镇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共有42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分子投案自首,尤其是侦破了全市首宗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在社会面形成强大震慑效应。该镇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镇、综治工作先进镇称号。
该镇狠抓综治维稳工作。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1—9月,全镇违法犯罪警情数、“两抢一盗”警情数、破案数实现“两降一升”,巷头警务室获评“岭南标杆警务室”。
该镇大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政府履职能力和水平。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政务服务中心新大厅,全力打造“一门、一窗、一网”政务服务新体系,可办理事项1200多项,提供周末延时服务,目前政务服务中心新大厅日均受理量1028件。率先实现5G网络覆盖,设置“5G政务服务体验区”,助力群众办事“毫秒办”。深入开展作风建设。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整治各类问题,共开展抓早抓小谈话195人次,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工作。组成28个驻村研判组对全镇社区(村)开展村级换届分析研判,积极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全镇走访联系群众近2.4万户(次),收到意见建议678条次,办结率99.9%。
数说大朗
大朗2020年成绩单来了
今年1-9月,全镇实现生产总值#p#分页标题#e#25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86.5亿元。
疫情期间,建立健全“1+8”指挥体系和“1+N+28”督导体系,成立7个镇级防疫督导组,在28个社区(村)组建200个三人排查组。在奔赴湖北的第三批东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人员中,大朗共7人,占全市三分之一。
在全市率先出台《大朗镇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一本通》,组织16家银行与1504家企业(项目)对接,促成企业融资63.04亿元。目前各社区(村)、镇属企业累计减免租金超过8400万元。
近4年来招引超亿元深圳项目14个,投资额共39亿元。今年集中签约和动工重大项目22个,涵盖电子、能源、5G、食品等多个领域,投资总额达152.5亿元,为大朗历年之最。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178家,5亿元以上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1-9月共完成改造项目拆除平整面积达177亩。上半年盘活用地521.98亩,完成盘活任务139%,推出工业用地6宗,总投资金额达15.4亿元。
1-10月,共整治违法建筑2553宗次,全镇违法建设治理总面积达154.76万平方米,完成率113.8%,提前超额完成违建治理任务。
完成次支管网通水任务约324公里,排查疑似“散乱污”企业3600家,销号式整治VOCs重点监管企业74家,完成率为96%。
加大对乐昌对口帮扶力度,加快产业园共建,成功签约项目15个,合同投资额41.55亿元,率先在十组团完成今年莞韶对口帮扶“533”年度任务目标。
向7名市民发放扫黑除恶举报奖励金总额26万元,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共有42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政务服务中心新大厅可办理事项1200多项,提供周末延时服务,目前政务服务中心新大厅日均受理量1028件。
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全镇走访联系群众近2.4万户(次),收到意见建议678条次,办结率99.9%。
文字:李建武
摄影:蓝业佐;大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