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东莞坚持“放”和“管”两端系统设计,全面提升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度。今年,东莞将完善市场准入基础性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今天(1月23日)上午,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栏目,就企业和市民关注的问题一一做出回应。
据介绍,目前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等许可证和备案凭证,已全部实现电子化。下来,全市将逐步取消市场监管领域纸质许可,进一步优化许可审批效能,在企业开办和便利准营等方面精准发力。
据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局长周向东介绍,今年全市将积极探索商事登记智能审批,加快推广港资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同时将继续推进“证照分离”、“证照同办”改革,扩大改革覆盖面及受益群体推动企业注册许可审批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
2020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经济环境双重影响,全市市场主体仍实现稳步增长。2020年1-12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2.7万户,到2020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34.1万户,同比增长8.26%,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总量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为深化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解决群众反映的市场监管领域注册许可业务涉及法律多、业务类型杂、资料表格繁、专业要求高等“难点”问题,提升业务咨询便利度,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于今日(1月23日)正式上线“东莞市场监管咨询易”系统(昵称“小易”),依托人工智能,为群众提供市场监管“一呼即答、专业精准”的全方位服务,切实解答创业初期的业务“迷茫”,真正做到“小易在手,咨询无忧”。广大用户可通过手机登录微信,直接搜索“东莞市场监管咨询易”小程序即可体验“小易”的智能服务。下来,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根据群众提问热点难点和相关搜索情况,持续优化数据库搜索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