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公司财务险被诈骗近两百万元,幸好有他......

近日,寮步长坑村某电子厂财务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周女士在微信上联系了社区民警,她跟民警反映,一位“老板”加了她的QQ号,并要求她转账183.6万元……民警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电信诈骗案,并成功劝阻周女士。

微信图片_20210129200551.jpg

错把骗子当老板 险些损失巨款

1月28日上午10时许,如常上班的周女士收到了一条来自“老板”的QQ好友认证,对方的头像、昵称等都和老板的一模一样,于是周女士通过了验证。

微信图片_20210129200556.jpg

加好友没多久,“老板”将小周拉进了一个3人的聊天群,群成员由“老板”易总、“生意伙伴”高总和小周组成。聊天群中,“老板”易总和“生意伙伴”高总针对一些业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言之凿凿,让人分不清真假。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老板”易总向小周提出发一份“公司开票资料”的要求,小周心存疑虑,便询问“老板”:“你怎么换QQ号了?”“老板”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道:“之前那个不用了。”

后来,又经过一轮洽谈,两位“老总”达成了协议,并交代小周向一个指定账户转账183.6万元。

微信图片_20210129200559.jpg

恍然大悟,原来是骗局!

在“老板”的要求下,小周几乎就要听从照办,但就在这时,小周想起了前段时间曾到厂里开展过防范电信诈骗宣讲的刘警长,并且当时也添加了警长微信,于是在微信上联系刘警长,讲述了自己的疑虑。

收到小周的信息后,因情况复杂、涉及金额巨大,刘警长随即前往小周所在的工厂了解情况。到达工厂后,听了小周的讲述,根据以往的反诈经验及电话核实——给真正的老板打了电话,民警确认这是一宗“冒充老板”类型的电信诈骗案,于是劝阻小周转款,并讲解分析了这类骗子的诈骗手段和常用的诈骗伎俩。听了民警的一番讲解后,小周恍然大悟,庆幸自己没有直接转账,小周也因此在民警的劝阻下挽回了近两百万的损失。

微信图片_20210129200603.jpg

诈骗手段防范方法

民警提醒,员工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据介绍,现实中被类似手法诈骗高额款项的受害者不在少数。那么,骗子的“套路”是怎么样的?我们该如何防范?

诈骗手段:

第一步: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及黑客,获取各类公司的业务范畴、人员结构、联系方式等信息。随后,对信息进行筛选,并确定作案目标。

第二步:犯罪分子注册一个微信或者QQ,并将头像、名称设定为公司老板,备注信息设为该公司业务内容。随后,添加该公司财务人员为好友。

第三步:犯罪分子通过微信或者QQ与公司财务人员进行聊天,以表扬工作、按时提拔等各种策略性语言,获取财务人员信任,并在聊天过程中诱骗财务人员向其汇报公司财物情况,为下一步设定合理转账金额做准备。

第四步:犯罪分子编造签订合同、人在外地等理由,要求财务人员向其提供的银行账户内转款,从而完成诈骗整个行为。

防范方法:

1、不轻信#p#分页标题#e#

不要轻信QQ(群)、微信(群)中涉及公司转账汇款信息,对公司老板、负责人或其他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工具要求转账汇款的,要认真识别,提高警惕。

2、不添加

不要轻易添加陌生QQ、微信的好友申请,特别是涉及公司老板、负责人名字的QQ、微信,一定要电话或当面核实清楚。

3、慎转账

严格执行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要求,针对QQ、微信要求的转账汇款,必须经过公司老板、负责人当面或电话核实确认。一旦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