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又要过年了。
马路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人群中,口罩遮不住节日的笑容。微信群里,祝福语和红包的密度渐增。
随着时间临近,我们如释重负地发现,它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年。普通即不凡,背后多少努力与付出,每个人都有一份力。
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与响应之下,关于年味的讨论,今年有了新背景、新素材,但是答案依旧亲切而熟悉。
年味,就是家的味道。过年,就是对团圆的践行与体会。千里万里,家人永远在一起,一年一度的郑重确认,对我们很重要。
所以仪式感永远不可缺少。想说的话和说出的话不一样,想做的事和做了的事不一样。仪式,就是彼此在乎的人共享的时间与空间。有了仪式,我们不再是你我他,而成了一整个。有了仪式,家不再是偶然的聚合,而成了有记忆的生命体。
过年,让无数中国人的心有了下锚的地方。从前种种在这里打个结,往后种种仿佛如新生。除旧迎新,心诚则灵。
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一起转型,有些旧的仪式需要迭代,但破旧更要立新。再造仪式,需要想象力更需要执行力。
什么是家,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传承,什么是值得追求,什么需要守卫……过年,就是在忙忙碌碌、吃吃喝喝中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刻。
中国人已经过了几千个年,与过去那些沧海桑田相比,我们今天见证的“历史”似乎不算什么。此时此刻,每个中国家庭依旧在期盼过年,认认真真地准备过年,无数变化之中的这份不变,正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当我们举杯相庆,可以暂时放下对远方的关注,把注意力转向亲友的声音和脸庞。让时间温柔地流淌,传递一则无言的信息——过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