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牛年,说到东莞的牛文化,自然绕不开有着四百年发展历史的横沥牛墟,在横沥镇,每年都会举办“百年牛墟风情节盛会”,盛会以“牛文化”为主题,几十项“牛”活动穿插其间,深受市民喜爱。作为横沥牛文化的发源地,如今的横沥牛墟依旧人潮涌动,活力无限。

《东莞市志》载:横沥牛墟源于明末,与三水西南、鹤山沙坪、陆丰并称为广东“四大牛墟”。横沥牛墟以耕牛交易量大,经营时间长而闻名远播。横沥牛墟繁华不息的背后与牛中息息相关。牛中即牛买卖经纪人,是架起牛墟活牛买卖公平交易平台的重要纽带。过去买牛,大都是农耕劳作用的,一头牛须经过牛中摸寿、试步、考车及试犁四项考核,以判断牛的优劣。
东莞市横沥牛行场长朱树轩:“牛中会评估牛的健康、性情及勤劳程度,牛贩子和农人都愿意听牛中介绍和指点,再讨价还价。”

现在,牛的用处已发生变化,由过去的“耕牛”变成“菜牛”,由过去以牛的健康勤劳为衡量标准,到现在用出肉率来作评判。尽管现在科学测量方法已经很精确,但牛中的作用还是不能少。随着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百年牛墟已六迁其址。现今的横沥牛行重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环境最优美的活牛交易专业市场,年交易量超过10万头牛。400多年来,牛墟变的是地址,不变的是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
东莞市横沥牛行场长朱树轩:“牛中相牛的本事都是一代传一代的,最少得3年才能出师。诚信经营也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理念。牛的优劣全靠牛中判断,牛中必须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才能得到买卖双方信任。”

横沥牛墟作为见证横沥商贸繁荣历史的“活化石”,2012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横沥牛产业链已发展为活牛交易专业市场、牛文化主题餐饮、鲜牛肉连锁销售、活牛规模养殖和牛产品深加工等生态圈产业,百年牛墟在时代大潮中焕发新的生机。
(记者 蔡先艳 刘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