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长安镇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十二次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时期,长安较好地完成了主要目标任务。“十四五”时期,长安将科学谋划布局,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麦伟强/摄
2020年GDP达801.9亿元
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是长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时期。五年来,长安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围绕镇委关于建设“湾区智造之都、魅力品质长安”的战略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占有兵/摄
一
抓质量、优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过去五年,全镇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00.5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801.9亿元,年均增长9.2%,总量位列全市镇街首位,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257.9亿元,提高至2020年的387.5亿元,达到全市总量的9.3%,在全市镇街中排名第一。进出口总额从1178.8亿元提高到2861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全镇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比2015年翻一番,占全市总量的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7亿元,是2015年的1.9倍。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871.8亿元和554.2亿元,是2015年的2.8倍和2倍。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5亿元。社区(不含长盛)小组两级集体资产、集体经营纯收入总量分别达到170.4亿元和21亿元,比2015年增长29.5%和75.7%,所有社区(不含长盛)纯收入均超过5000万元,10个社区总收入超亿元。集团公司园区内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08.9亿元,比2015年增长86%。长安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十,全镇经济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二
抓产业、促升级,创新驱动获得新业绩 五年来,长安制定出台了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并支出补贴1.2亿元,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电子信息和五金模具两大支柱产业的集聚度快速提升,规上产值分别提高了75.7%和84.4%。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850家,是2015年的3倍,总产值突破2千亿元。OPPO、vivo手机出货量均居全球品牌前五。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589家,是2015年的9.5倍,数量居全市第一。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7.1%、49.2%,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长安创建成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广东省智能手机特色小镇。三
抓治理、优环境,生态文明焕发新光彩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长安举全镇之力抓好水污染治理,市镇两级累计投入54.8亿元,12个社区及集团公司累计投入2.8亿元。成立镇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累计建成主、次截污管网534公里,完成雨污分流1.2万栋、末端截污3万栋,对27条河道清淤清障61.4万立方米等。建成长安新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5万立方米。茅洲河国考断面水质提升至Ⅳ类水。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拓展环境治理成效,建成茅洲河11.9公里碧道和沿岸9个主题景观公园。四
抓建设、强管理,城市品质展现新面貌 穗深城际轨道顺利开通,长安正式进入“轨道时代”,新安大桥、环莞二期接莲湖路建成通车,一龙路、新民路等道路完成升级,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显露雏形。空间拓展获历史性突破,城市更新、TOD建设、镇村工业园改造持续推进。长安还深入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投入2.7亿元提升广深高速沿线景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2个社区完成“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洁净城市”“厕所革命”等行动持续推进。城市内涵更加丰富,五年来长安共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万余次,创建成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五
抓民生、惠百姓,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长安投入120亿元用于民生建设,每年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都超过七成。教育事业不断扩容,投入26.8亿元用于教师薪酬、生均经费和学位补贴,完成10所学校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数累计增加5327个。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救济抚恤不断强化,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才引进和培育效果明显,精准扶贫任务落实到位,对口帮扶韶关翁源612户共1549人完成脱贫任务,促成长安乳源共建工业园区31个项目动工建设,总投资94.8亿元。六
抓稳定、保平安,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 成立公安铁骑大队,建成全国首个县级一级刑事技术室,五年来长安“两抢”警情下降95%。每年设立10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充实配备166名专职安全员下沉到各社区,实现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全覆盖,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完成100家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完善矛盾调处机制,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奋力谱写长安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长安将围绕“湾区都市、品质东莞” 的战略定位和价值追求,推动“湾区智造之都、魅力品质长安”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的更大辉煌。
#p#分页标题#e#
占有兵/摄
“十四五”时期,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镇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高品质城镇;产业质量和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造产业基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作用明显提升,打造东莞南部承接“双区建设”效应红利的重要门户;生态和城市互融互促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安;平安善治和民生保障体系更趋完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长乐安宁美好家园。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OPPO长安研发中心项目效果图
建设有高度、有梯度的国际化智造产业。以行业龙头引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OPPO、vivo等企业的领军作用,全力保障核心关联项目和新育潜力项目的落地建设。推动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百亿级五金模具产业集群,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十亿级产业形成“千、百、十”亿级产业集群梯队。以科技金融助推产业升级,以转型发展壮大产业实力。

莲花湖绿道 占有兵/摄
建设有深度、有气度的现代化城市环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建设生态文明,打造串联全镇近130万平方米镇村公园、近100公里生态步道的绿道之城。以精细发展为导向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南部和北部统筹联动发展。以协同发展为导向强化与滨海湾新区无缝对接,以统筹发展为导向建设乡村文明,突出加强社区的规划管控,实施大片区统筹规划。

唐寿新/摄
建设有厚度、有温度的普惠性民生保障。以高品质为追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补齐学位、停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五个位”民生短板,全面完成教育扩容提质和品质交通千日攻坚任务。以高准度为追求提升民生兜底水平,以高效率为追求提升对企服务水平,力争在减轻企业负担、解决融资难用地难问题、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建设有精度、有力度的法治化治理体系。以公共安全为根本,继续大力压减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长期稳定。以基层治理为主线,健全法治与自治相促进,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治理机制。以市域治理为抓手,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居民主自治体系、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社会治理多元参与体系、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等七个治理体系。

建设有态度、有硬度的敢担当干部队伍。掀起政府部门科学化精准化的效能革命,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时刻坚守家园意识、彰显精品意识、保持进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