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借款为何变成25万?原来背后有这波操作……

微信截图_20210324102930.jpg

为了资金周转更方便,家住长安的梁女士找朋友的弟弟借了钱,没曾想前后两次共借款8万,到头来竟然演变成25万,还被对方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最近,当厚街公安分局将借钱给梁女士的秦某抓获时,梁女士才发现,自己竟然被“套路贷”了。

微信图片_20210324091924 (2).jpg

选择高息借款 没曾想债台高筑

2019年3月1日,梁女士由于急需资金周转,找到一位朋友的弟弟秦某借款。秦某很爽快地答应可以当天打款,但是提出的利息非常高,10天利息高达100厘,而且需要 “一扣一押”,也就是说打款时,要扣除10天利息,再押10天利息,除此之外,不需作其他抵押。

“我想着我如果回款快的话,也很容易能还上这笔钱。”梁女士做的是钢材生意,资金流转也比较快,于是就尝试着借3万元,当下就与秦某签订了《借款合同》,最后实收借款2.4万元,其中6000元作为“砍头息”(即“一扣一押”的利息)交付给秦某。

一开始,梁女士还利息还很准时,后来因为货款回笼慢了,她就稍微晚了两天还利息,没曾想秦某竟然以此为由,要求多收取两天的利息。当梁女士还利息越来越吃力的时候,秦某又鼓动她继续借钱,把之前所欠的利息都“清零”。

微信图片_20210324091928 (2).jpg

无力偿陷入层层套路 被迫同意子女做担保

2019年8月12日,梁女士再次向秦某借款5万元。一个月后,因梁女士无力偿还利息,秦某要求梁女士与其见面,并提出梁女士偿还欠其的利息2万元,加上前两次的本金,要求梁女士签一份10万元的《借款合同》,由子女签字担保,并配合制作银行流水。而所谓的银行流水,就是秦某拿一笔钱存入梁女士的账户,然后梁女士取出再返还给秦某或者秦某的妻子。

“因为他那里放款快,一般我们做小生意的,都会借这种钱,就想着我的货款回来后,就能还清了。”梁女士心存侥幸,不仅和秦某签了合同,还同意让子女做担保。2019年11月23日,秦某再次找到梁女士,并告知梁女士已欠款15万元,要求梁女士签一份15万元的《借款合同》、配合制作银行流水。

在那之后,秦某几乎隔一天就打电话给梁女士以及其子女催收利息,并要求与梁女士见面。每次见面,秦某会要求梁女士删除其手机上二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当秦某确认梁女士完全还不上利息之后,于2020年2月2日拿着两份《借款合同》,以梁女士不归还欠款为由向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微信截图_20210324103134.jpg

官司胜诉放贷人被捕  “套路”终得以破解

拿到法院传票的梁女士,才猛然醒悟,自己遭遇了骗局,于是选择了报警。而这宗警情被指派到寮步公安分局立案调查。经过多方追踪查询,办案民警查实了秦某忽悠梁女士做假流水的事实,并发现秦某以同样的手段起诉了多名借款人。

微信图片_20210324102303 (2).jpg

最终,嫌疑人秦某被认定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以民间借贷为名,收取高额利息,制作虚假债务、虚假银行流水,并以此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涉嫌虚假诉讼罪,现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25万元的《借款合同》因此作废,梁女士仅需归还6.4万的本金及约6500元的利息。

(记者 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