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有一种相传百年的粽子,它造型“卖萌”,味道特别,寓意深远,它就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虎门林旁粽。
在虎门,它还有家网红实体店——虎门林旁粽技艺制作推广点,店里充满浓浓的“国潮风”,下面随小编一起来探店!
打卡“国潮风”的林旁粽实体店
虎门林旁粽技艺制作推广点位于南栅社区八行坊村道下路22号,这里,是最有“ 古色古香 ”的打卡店。

走进店铺,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迎面扑来,墙壁上张贴的各种插图,分别介绍了林旁粽的来源,制作工艺与不同形状的林旁粽所赋予的美好寓意。


金线勾边,以绿、黄、粽为主色调来完成。
既有流行的国潮风格,也有传统的“ 绘画 ”语言 。

2016年11月“林旁粽制作技艺”正式被列入东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虎门也通过非遗进校园、美食节等活动不断加大对林旁粽制作技艺的推广,其传承人也在南栅设立了一家林旁粽制作技艺推广点。
2020年下半年,由镇宣教文体旅游办对制作推广点进行升级,而升级后的这家制作推广点美观大方,文化气息浓郁。

林旁粽在虎门流传已久,它结合了珠三角地区的饮食习惯、手工技艺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旁粽使用的叶子叫林旁叶,具有驱虫去湿的功效,叶狭长且背棱和两侧长满粗硬的刺,叶子取下,要削去刺,洗净,再分削细条,编织成菜篮、鱼篓、虾迳、枕头、神靴、凉鞋、笔架、狗头等八种不同形状的容器。


装果蔬的菜篮寓意富贵临门、事业有成;装鱼的鱼篓寓意年年有余、好景常来;捕捉鱼虾的虾迳寓意招财进宝、发财致富;睡觉用的枕头寓意安居乐业、生活无忧;神仙穿的神靴和农民种田穿的凉鞋寓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读书写字的笔架寓意小孩读书聪明伶俐、学业进步;看门小狗的狗头寓意家宅平安、人丁兴旺。

第三代传承人林容弟“福嫂”
在实体店里,林旁粽的第三代传承人林容弟与第四代传承人梁珍玲正在兴致勃勃的制作林旁粽。

她们将一条条准备好的林旁叶,根据不同的编织方法左右上下穿插,拉紧,如此重复数十次。

编织好的林旁粽会留下一个小口,以便填充馅料。馅料填满后封口,再剪去多余的细条。封口后,一只只造型精美的林旁粽就此诞生啦!

随着入锅蒸煮,不一会儿,一个个香气扑鼻,寓意美好的林旁粽新鲜出炉!
#p#分页标题#e#

吸引不少人前来品尝美食,现场还有人当即就买了一提林旁粽带回家。

接下来镇宣教文体旅游办将把林旁粽技艺制作推广点与虎门更多的旅游路线结合起来,通过引导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林旁粽,以更好的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技艺,从而焕发新的活力!

虎门林旁粽制作技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百年民间制作“林旁粽”手工技艺,也是不少东莞人的儿时回忆,你多久没吃过林旁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