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被拐20年后,一家人终相聚……

微信图片_20210407184327.jpg

“真的很感谢,要是没有政府、警察的帮忙,我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女儿。”4月7日上午,被拐女童小慧的父亲梅先生和母亲华女士,带着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 寻回爱女暖人心”的锦旗来到南城公安分局,感谢南城警方20年来坚持不懈的追查,让他们一家人终于团聚。

微信图片_20210407184314.jpg

“当时得知女儿被拐走,我整个人一下子就懵了,连衣服都穿不好了。”回忆起20年前的场景,母亲华女士一下子红了眼眶。2001年2月8日,年仅4岁的小慧跟着6岁的堂姐在南城鸿福路邮电局对面马路边玩耍,这时有“阿姨”走过来说带她去买糖,小慧跟着“阿姨”走了。堂姐尾随对方到附近小卖店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对方及小慧都消失了。

出事当天小慧是到姑姑家玩,得知女儿被拐后,在横沥打工的梅先生夫妇连夜赶到南城报警,同时也发动周边的邻居、好友帮忙寻找孩子,“我们印了很多的寻人启示,到处贴,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找到女儿。” 母亲华女士谈到当初寻女的经过声泪俱下,“我真的很害怕,怕她被人拐了后遭遇到不测,我只需要她身体健康就够了。”

微信图片_20210407184321.jpg

接到梅先生夫妇的报案后,南城公安分局当即抽调了精干警力对案件展开全力追查,“根据目击证人等的描述,基本确定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实施的拐骗,将孩子引到一个小巷子后背走,但受当年条件限制,我们没有办法获取到嫌疑人更详细的身份信息,案件就一直陷入僵局。”参与案件侦办的南城公安分局民警赵霞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10407184331.jpg

尽管线索少,但警方调查追踪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每年他们都会对走失儿童类积案进行梳理,侦办该案的刑警也换了一代又一代。与此同时,梅先生夫妇二人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通过各种渠道找人,但发出去的消息始终得不到回应。孩子丢失的悲痛就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两人,最终造成了婚姻解体。后来小慧的母亲华女士在浙江嘉善组成了新的家庭,父亲梅先生则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我一直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多准备一副碗筷,期盼着有一天我的女儿能找到。”

2011年时,南城警方曾联系到父亲梅先生进行血液采样,但很遗憾,当时没有比对上合适的对象。“单亲比对的成功率会相对低一些,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尽可能找到他的母亲,双亲比对能提高成功率。”赵霞告诉记者,由于当时夫妻俩已离婚,多年未联系,华女士又更改过名字,侦查难度顿时加大,后来他们从户籍地入手,几经辗转于2020年底在浙江嘉善找到华女士进行血样采集。

新的刑事科学技术让“寻女之路”出现转机。2021年3月24日,正在家干活的华女士接到警方打来的电话:“DNA比对上了!”。通过数据库比对,警方发现浙江南浔的小玉就是梅先生、华女士寻找多年的女儿。最近几年,小玉一直生活在浙江南浔,距离母亲华女士生活地嘉善只有60公里,短短的几十公里路,他们却走了整整20年。

微信图片_20210407184334.jpg

考虑到华女士、小玉及其亲属现均在浙江,本着方便人民群众的原则,南城警方决定将认亲地点定在浙江省嘉善县。2021年4月1日,南城警方赶赴浙江嘉善,在当地派出所组织下,梅先生、华女士等家属与小玉相认。“她妈妈当时很激动,老远就说那是我女儿,接着就泣不成声了,”当时赶赴浙江组织亲属相认的民警黄仪岛说,“看到他们相认的那一刻,我就感觉我们四代刑侦人做了那么多工作是值得的。”

微信图片_20210407193024.jpg

小玉如今已25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可爱的女儿。她告诉记者,被拐时太小,已经不太记得当时发生的具体情况,只知道被拐后自己就一直跟着拐骗她的养母生活,先后到过广东、贵州。后来养母跟养父结婚又离婚,留下她独自在养父的老家广西跟爷爷奶奶生活。“留守应该是这么多年印象最深的事吧。”跟亲生父母相认后,生母华女士也曾希望小玉能跟他们同住,但考虑到小玉也有自己的家庭,还是尊重小玉个人意见。“我们也希望以后能弥补孩子,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华女士说。

针对小玉当年被拐骗的案件,南城警方表示,他们目前也已掌握到嫌疑人的相关信息,争取早日将其捉拿归案。

(记者 陈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