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东莞对创新团队“求贤若渴”。 多年以来,凭借着区位、产业和交通的优势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巨大空间,松山湖吸引着不少来自全球的高层次人才前来创新创业,而这些创新团队的发展成长也为东莞带来了全新动能,推动东莞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湾区创新驱动高地。

广东省创新团队蜕变成高新技术企业
在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无人艇实验室内,耿涛正和伙伴们在水上进行无人艇实验。无人艇的航行方向、路线、速度等都能自由把控。耿涛是小豚智能的总经理,也是广东省创新团队——“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五年来,团队在松山湖完成了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以及项目落地等,去年7月,耿涛带领工程核心成员成立小豚智能。“我们团队当初选择松山湖就是看中松山湖的环境,真正来到这里就切身感受到了政府的服务,还有相关的产业链条都非常齐全,所以成立公司以后我们打算继续扎根松山湖。”

如今,耿涛和团队已研发出系列单体或双体无人船平台,小豚动力、小豚智控和小豚智讯等核心功能部件。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教育、环保、船舶、测绘、应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今年1月,小豚智能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已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签订入驻协议,计划4月底搬进新的办公室。“我们去到那边不仅享受到了租金的减免,社区还积极搭线帮助我们进行融资,推广我们的应用,未来我们的发展将有更广阔的平台。” 耿涛表示。

打造“创新创业不夜城”
小豚智能的成长只是松山湖众多创新创业团队的一个缩影。为了吸引创新团队来此集聚,松山湖正在为他们搭建最好的平台。2020年7月,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正式揭牌成立,致力打造“创新创业不夜城”,揭牌不到一年,吸引了众多高水平项目落户,目前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已引进10家新型研发机构,这些研发机构共有200多个研发平台,孵化了400多家科技企业,涵盖电子信息、新材料、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

其中,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就是由清华东莞创新中心孵化而成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该公司申请专利超过100件,各类新型环保材料产品正逐步推向市场,公司预计五年内产值将达到10个亿。“我们是完完全全被孵化出来的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真的很感谢松山湖给了我们这个平台。接下来,我们会把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继续放在这里,然后陆续在全国布局。”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屹海表示。

改革创新 提供全方位全时段服务
据了解,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揭牌后,充分利用“成本洼地、服务高地、政策特区”的优势,打造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的示范点和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试验田,把更多的国际化科研资源和重大创新成果引入进来,将社区打造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同时社区在运营机制上也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成立了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现场指挥部,加强统筹,以最大限度为创新松绑,支持创新发展。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运营方相关负责人吴碧华告诉记者:“我们也着重做好整体的服务配套,比如现在有松山湖中部最大的一个商业配套,另外还有1000多套公租房,为人才安居提供服务。同时未来我们将建设专家公寓、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并通过园区智慧平台的搭建将社区资源和要素交互流动起来,为整体的成果转换提供一个很好的助力。”

优化对科技创新项目及团队的奖励扶持
除了全方位全时段的服务支持,优质创新团队的集聚成长还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市科技局把先行先试政策放在社区实施,将社区打造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并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场地补贴、科技金融、项目配套等予以支持,全方位打造成国际人才精英创新创业首选地。
“我们对入驻企业的扶持政策就是进行租金补贴,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是减半来减免的,它如果用到松山湖的社区周边或者是‘1+9’镇区的生产性的厂房我们也会有租金补贴,每个企业每个月补贴五万块钱,不超过24个月。”#p#分页标题#e#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组负责人戴卫星介绍,通过这些扶持政策,社区将打造成为全市创新创业的新的标杆。“成为全市的创新创业的一个引擎地,为其他镇街乃至全省培育一些新的创新创业企业,也成为全市上市企业的新摇篮。”
(记者 吴智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