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东莞市妇联乡村治理经验案例获全国复制推广

喜报!

东莞妇联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案例:小小“积分超市”点“靓”幸福东莞 ——广东省东莞市“玉兰花开•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经验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推荐的7个典型案例之一,成为全省唯一的典型经验案例,向全国推广!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妇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介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第二批典型案例的通知》(中农发〔2021〕7号)文件中指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妇联等组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2020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为鼓励妇联组织更加充分发挥作用,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全国妇联联合遴选的7个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

小小“积分超市”架起莞邑家庭连心桥

东莞市妇联作为省精神文明委九大行动之一《广东省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绿色进我家行动”示范市妇联,结合东莞实际,巧妙的将“绿色进我家行动”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将家庭文明创建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共融,创新搭建了46个“家门口”“玉兰花开•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架起了本外地家庭连心桥,推进乡村治理创新,打造可以推向全国的乡村治理积分制经验。

(案例全文)

小小“积分超市”,点“靓”幸福东莞

——广东省东莞市“玉兰花开•巾帼家美积分超市”

在东莞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市的进程中,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东莞特殊的“市—镇”行政结构和倒挂型人口结构、大部分村(社区)外来人口远超本地村民、城镇化率高、乡村经济实力雄厚、城乡之间交融发展、大部分村(社区)以“小区”模式管理、村情民情复杂、凝聚思想难度大等实际,因地制宜搭建40个“玉兰花开•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通过“小超市”发挥“大撬动”作用,用“柔性力量”架构本外地家庭“连心桥”,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乡村样板和示范贡献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家庭齐带头群众参与有劲头

紧扣“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核心,创新建设“积分超市”,以积分制活动为载体,倡导全市家庭“从我家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和公共空间,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党群共建阵地共享。以“绿色生活,我家更美”为主题,在全省率先启动“绿色进我家”行动,通过“资源联享、品牌联创”方式,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各镇街(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以“玉兰花开”为品牌标识,试点新建“积分超市”,只要在东莞常住的家庭,均可通过积分在所辖地“积分超市”中兑换心怡宣传品,用激励的形式,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广大家庭自觉成为文明和谐、绿色生活的践行者和捍卫者,激发共建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二)党员家庭率先垂范。以开展“垃圾分类美莞邑,我是党员我先行”系列活动为切入点,助力解决“垃圾围村”现象,将分散在各镇街和村(社区)楼盘(小区)的党员家庭凝聚起来,争当垃圾分类工作的先锋模范。全市17.3万党员带领家庭完成签署承诺我先行、学习知识我先行、践行规范我先行、宣传推广我先行、分类引导我先行等“五大行动”,带动亲朋好友及周边住户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换取积分,到“积分超市”兑换宣传品,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三)指尖超市触手可及。丰富积分制内涵,推出“积分超市”兑换清单,制定东莞市“积分超市”电子地图,建设“积分超市”电子会员卡和线上“积分超市”系统,让全市家庭动动指尖就能够搜索到所在地“积分超市”,参与积分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无缝链接。#p#分页标题#e#

二、独角戏变大合唱,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动能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联”字优势,“联”有关部门,“联”各种资源,“联”各方力量,“积分超市”成为提升家风、民风、村风的新通道。

(一)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建设。为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果,丰富打造家门口“积分超市”,联合市文明办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点)开展“积分超市”建设工作,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市覆盖,形成纵向覆盖到村,横向辐射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网络。全市家庭在参与“积分兑换”中接受文明理念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增强获得感。桥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分超市”将学习强国纳入积分制,每月学习积分达1000分,可通过截图换取10个积分,推动思想教育走进家庭、走进乡村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国“毛织第一村”大朗镇巷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积分超市”助力开展文明社区“十个一”创建活动,让集中“上楼居住”村民提升自身素质,主动建设美丽乡村。

(二)链接资源整合服务保证持续运营。“积分超市”由各镇街(园区)妇联、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宣教文体局成立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建设、运营等工作;物质来源由市妇联链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和市文明办资源,按每年每个“超市”2000元标准,连续三年进行鼓励性配套宣传品物资配送,不足由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募集或采购补充。

(三)吸引了众多单位、社会组织前来合作。市妇联积极链接资源,建设“积分超市”,取得了较好效果,吸引众多单位、社会组织前来洽谈合作,将其优质项目入驻“积分超市”,实现共赢。东莞广播电视台为“积分超市”设计垃圾分类游戏,免费制作电子地图、海报;东莞交通银行将“粒粒珍惜、节俭最美”“我是小小劳动家”等亲子体验活动进驻“积分超市”。

三、实现三个改变,凝聚共识扮靓“我家”美化乡村

“积分超市”问需妇女儿童家庭,通过举办各项贴近群众、接地气的活动,让全市家庭共同参与、互学互比,“赚”积分,“兑”出新面貌,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的热情。

(一)改变工作“雷声大雨点小”的热闹假象。依托各职能部门,通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积极链接资源,将“积分超市”从纸上搬到了各镇街。通过“积分超市”“流动大篷车”宣传外展进村居活动,为社区增美。高埗镇“妇女之家”“积分超市”积极开展最美乡村、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活动,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横沥镇将“积分超市”“流动大篷车”开到“见缝插绿”“旧物利用”等“边角花园”村道绿道提升公益活动现场,村民家庭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让原本垃圾、杂物乱堆的街巷角落焕然一新,助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二)改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以“积分超市”为载体抓清洁,晒家园,比贡献,充分激发向上向善内生动力,引领带动流动人口家庭树立“主人翁”意识,共享乡村治理红利,提高他们的归属感,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如位于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示范点的万江街道谷涌社区“园中园”儿童公园“积分超市”通过实施厨余收集—堆肥—种植—采收—积分兑换有效循环机制,“小手拉大手”将光盘、垃圾分类、绿色有机等生活习惯知识带回家,引导家长树立榜样,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改变“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局面。通过“积分超市”持续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家庭,激发全市家庭的主人翁意识,让全市家庭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设计者、建设者和监督者,实现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再到“动手干”的转变。全市培树112户市级绿色家庭典型,引领1000户家庭争做“最美”,号召18万户家庭签署绿色文明承诺书。“绿色生活,我家更美”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崇尚绿色生活的文明新风尚逐步形成,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积分制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符合农村社会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