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加速推进“两园区”建设 让市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镇领导班子成员聚焦民生短板,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惠民措施落地落实;基层党组织实施“解忧暖心传党恩”行动,开展便民纾困项目;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领群众“微心愿”……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桥头勤走访、深调研,听民声、问民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深、落细、落实到位。

■建设“品质·美丽·宜居”桥头 通讯员 冯锐峰 摄

为了进一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动力与成效,桥头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谋长远、开新局,以“品质·美丽·宜居”价值追求为核心,加速推进“一河一路·两园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加速融入大湾区发展中展现桥头担当作为,在“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中贡献桥头力量,努力让更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

7月15日,桥头镇党委书记翟耀东接受专访,阐述桥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与成效。

■翟耀东 桥头供图

■访谈

桥头镇委书记翟耀东: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记者:桥头如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翟耀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我们践行初心、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桥头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并作为下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努力。

在新的征程上,桥头将坚持建设“品质·美丽·宜居”桥头的战略目标,聚焦“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质、治理高效能、民生高保障”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一河一路·两园区”建设,统筹抓好战略性平台建设、土地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激发发展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贡献桥头力量。

记者:桥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和亮点有哪些?

翟耀东:桥头镇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全镇党员干部的信仰信念得到进一步坚定,干事创业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突出示范引领,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做到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镇委书记、镇长分别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向全体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截至目前,全镇各党组织累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465场次。

同时,活用本土红色资源,厚植本土文化优势,创新学习模式、创新文艺载体、丰富惠民演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更入脑入心。

听民声问民情解民忧

记者:桥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了哪些进展与成效?

翟耀东:桥头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深入调研精准了解民愿,集中攻坚切实为民解难,转变作风用心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解决群众“入学难”方面,年内将新增公办学位540个,第一小学、第三小学和第五小学扩建工程将动工建设,桥头中学扩建工程计划明年初动工,还将新建一所高级中学,未来几年学位供给将持续增加,至2025年,公办学校可提供小学学位10800个,初中学位3600个,市属统筹公办高中学位3600个。

停车位方面,建设800个停车位,现已完成岭厦科技园智慧公共停车场一期建设项目(新增公共车位500个),正在推进岭厦科技园智慧公共停车场二期项目(共300个停车位)建设,计划在光明路附近地块建设露天停车位170个。

在解决群众就医问题方面,投入1000万元完成社卫中心以及5个社卫站点的标准化建设,优化就医环境和资源。

此外,镇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帮办代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特色服务,针对上班期间无时间办理业务的群众开展“延时办”服务,为老人、未成年人、孕妇及残障人士等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办”服务;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业务“上门办”服务。

#p#分页标题#e#建设“品质·美丽·宜居”桥头

记者:桥头提出要推动“一河一路·两园区”建设,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接下来有哪些发展思路?

翟耀东:桥头将以“两园区”建设为核心,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把东太湖科技产业园和荷花文旅产业园“两个园区”作为战略性平台,打造“深莞惠产业合作示范区,大湾区生态旅游高地”,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同时,以拓空间、促振兴为重点,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桥头。加快“工改工”及城市更新步伐,推动项目落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积极提升景观面貌,完成一批口袋公园、街头小景、示范街等项目建设。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目前建成7个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正在启动第二批5个美丽宜居村建设。

以强招商、重创新为抓手,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加大新兴产业的招引力度,近期与深圳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瑞德丰华南总部项目投资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31.42亿元,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电芯精密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等,项目完全达产后年产值达约100亿元。

文字:首席记者 邓文燕 通讯员 莫柏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