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8月14日)上午,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卓庆带队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直播间,解答听众和网友关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市科学技术局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定位,拓展源头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385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效果图(局部)
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东莞持续打造松山湖科学城的“四梁八柱”,完善源头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布局筹备先进大科学装置,同时推动散裂中子源应用能力拓展。散裂中子源第一台合作谱仪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共建,已经产出中子束流,预计下半年对用户开放。
市科学技术局将根据松山湖科学城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有针对性地对接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化学所、声学所、半导体所,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沟通协商和加速落地。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卓庆表示,接下来将聚焦我市高质量发展重点目标任务,以“体系化、项目化、社区化”为思路,大力推动“创新+产业”紧密结合,以创新生态的完善和创新能级的提升,为东莞在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建设“双创”社区 打造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标杆
市科学技术局以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为依托,承接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全市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118家、众创空间73家。
围绕创新、创业、创富的目标,该局在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探索“社区、校区、园区”融合模式,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标杆,以低成本空间、高效完善的服务和专项激励政策,吸引优质项目落地转化。社区挂牌一年以来,已经有32个企业项目、5个高端服务项目入驻,今年上半年该社区的税收增长45%。
“我们的目标是,每一年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都有企业能报科创板、创业板;每一年都有一些企业被大基金或者民间社会资本投资;希望松山湖创新创业社区中能有更多企业单体税收超1000万元。”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卓庆说。

培育创新型企业 强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市科学技术局积极推进市场创新主体培育,打造百强创新型企业。据卓庆透露,东莞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06%,相当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385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产值超过1.2万亿元。
在此基础上,市科学技术局将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好的企业给予多元化、多层次的分类支持,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的科技企业矩阵。去年以来东莞有7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市科学技术局还将积极推进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面向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等领域开展科技招商,对接一批重点项目。
(记者 苏婵 刘锐良 叶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