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20.48%!松山湖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截止到7月底,松山湖电网最高负荷达60.1万千瓦时,同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69%,再创新高;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21.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8%,从侧面反映出松山湖经济正全面释放活力。

作为宏观经济运行走势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松山湖用电结构日趋合理,支柱产业用电量实现正增长,居民用电增量增幅最大。

第二产业作为松山湖的支柱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3%以上,同比增长16.61%。在各产业用电量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同比增长90.89%,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29.83%。

在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类用电量同比增长66.07%。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149.9%。此外,随着松山湖“10分钟”充电圈形成,批发和零售业大类中的充换电服务业小类同比增长54.33%。

让每一度电来源更绿

为提高电能利用率,东莞供电局从监测、整改、考核等角度出发全方位降低线损,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2021年上半年松山湖线损异常率降至零,位居全市第一位。

“选择在东莞安家落户主要是被这里的用电条件吸引。”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用电负责人唐耀宗为松山湖高效电能点赞。上半年,园区用电量超过3785.15万千瓦时,环比去年下半年增长高达2倍。

松山湖供电服务中心主动走访了解企业用电需求

东沣科技园主要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及电子等。今年5月,松山湖供电服务中心通过企业走访了解该公司的情况后,为客户量身定制光伏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全程把关项目建设的安全规范。

据悉,该项目也成为东莞地区首宗在“南网在线APP”完成分布式光伏报装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可享受光伏发电电价优惠及光伏项目削峰收益,平均每年效益约为70万元,预计每年生产绿电约250万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到2492吨。

让每一度电去处更广

在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松山湖供电服务中心推动蓄冷、充电桩、电磁厨房、热泵等各类电能替代项目在松山湖落地。

巷尾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项目

在巷尾多站合一直流微电网示范项目处,车棚下的直流输入“一拖六”单枪充电堆和交流输入“一拖五”双枪充电堆引人注目。“充电堆是一种创新型充电设备,我们可以将它理解成大型的充电排插,以极少车位高效地为更多车提供充电服务,有助于加速普及电动汽车。”该项目部经理解释道。

据了解,该项目是东莞地区首次应用直流输入柔性充电堆技术,每个标准充电堆单元占用不到四分之一个车位,便可满6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功率灵活可调,适合在用地面积紧张的区域推广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上半年累计建设营运充电站7座,共95条充电桩,搭载“光储充一体式能源微网系统”的充电站2个,将光伏发电转换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等,上半年完成充电0.9万次,充电电量15.47万度,节约燃油9.28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42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