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人参训!东莞教职员工暑期忙“充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全面依法治教工作,更好地推进教育领域各项改革措施落地,8月13日至15日,东莞市教育局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依法治教专题培训班。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对主管工作领域的依法治教工作作出政策解读及具体工作部署。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市教育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各镇街(园区)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全市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党组织书记、校(园)长、党(总)支部书记、委员,全市持证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等约5000人参与了本次培训。

此次培训班以现场培训加视频直播的形式举行,主会场设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号报告厅,各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及各直属学校设视频分会场。培训分三场进行。

▲8月13日上午公办学校专题培训

在公办学校专题培训内容包括:

进行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依法治教专题培训动员

明确教育领域是全面依法治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教育领域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应尽的职责和使命担当。

要求教育工用者要深刻认识依法治教的重要意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教育领域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全面落实依法治教的各项要求,推进各级各类学校规范管理,依法落实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任务,积极推进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实施落地。

着力提升教育系统治理工作水平,镇街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校长要带头落实依法治教要求,组织系统培训,推动依法治教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法治保障。

解读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法规政策

规范公办学校(幼儿园)收费管理。要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规范家委会的收费行为,严格落实幼儿园退费标准及托管费收取规范要求,规范收费时间,严禁提前收费。

规范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要会同市场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开展好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百日行动”专项治理,通过督查通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合行政处罚等手段,彻底清查清理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要加强学校膳食营养健康管理,成立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组织师生、家长共同参与食堂监督管理;加强第三方配餐工作管理,科学营养配餐,强化饮食营养教育,切实提升学校膳食营养健康水平。

解读规范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法规政策

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教育系统干部和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双减”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尽快部署行动,抓好组织落实。

全面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且要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规范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开展好违法违规经营的校外培训机构清查整治,无证照机构要坚决取缔,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停业整顿;要加强风险防控应对,妥善处置各类矛盾。

四#p#分页标题#e#

解读廉政纪律有关工作法规政策

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检查、督促本单位以及班子成员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

加强廉政纪律教育,发挥“一把手”示范表率作用,带头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加强党纪法规教育、警示教育,并做好下属的监督、提醒和教育。

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着力加强对基建维修项目、财务管理、学生资助、物资采购、招生录取、选人用人、职称评聘、后勤服务等问题的风险防范,营造良好校园育人环境。

整治学校招生、安全、工程建设、采购等突出,严查公款吃喝、收受礼金礼品、违规乱发津补贴等腐败行为,持续净化教育系统政治生态。

支持纪检部门履职履责,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

解读规范招生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法规政策

严格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和省教育厅“六项规定”等招生政策和纪律要求,按计划规范招生,严禁超计划、变相“掐尖”选生源,落实均衡编班,严禁对中、高考成绩进行宣传,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的等行为。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加强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推进秋季学校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

落实规范办学的主体责任,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强招生政策和减负的检查督查,查处和曝光减负工作不力、存在违规办学的行为和责任单位、责任人;要及时挖掘总结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强化正面宣传引导。

解读师风师德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法规政策

依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封堵管理漏洞;严把入口关,做到先查询师德情况后上岗;健全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加强日常风险监控,提升舆情处置能力;落实好年度师德专题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严查师德失范行为,坚持“零容忍”。

依法加强教师队伍配备。各镇街和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要求,足额配齐专任教师,确保生师比符合有关规定;多措并举提升专任教师高一学历,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好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心理教师配备要求,并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率。

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提高临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严格按照应发工资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切实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占教师工资总额达到2%。

解读年度重点督导督查事项法规政策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履职评价是督促镇街政府科学履职、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抓手,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全面做好履职评价的各项工作。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在落实过往工作要求的基础上,镇街要将新纳入的“双减”、课后服务覆盖率、义务教育标准班额等工作作为重点,对标梳理排查、加快推进,确保符合有关工作要求。

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对照安排倒排工作日程,确保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特别是要抓好新改扩建任务、学前教育“5080”、教室灯光照明改造、公办小学课后服务、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等重点事项推进工作。

▲8月14日上午校外培训机构专题培训

校外培训机构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p#分页标题#e#

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具体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强调各镇街、各校外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坚决拥护中央决策部署,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政策落地实施;镇街(园区)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切实增强校外培训治理实效。各校外培训机构认真学习领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依法依规经营,不踩政策红线,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切实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对“双减”督导工作进行政策解读

自2021年8月30日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每半个月将通报一次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情况;9月1日起,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将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对未按要求加强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存在超标超前培训、虚假宣传、超期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问责;省已将各地级市“双减”工作情况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建立我市“双减”通报制度和“曝光台”,对违规办学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通报、曝光;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加大对违法违规办学行为问责力度;从今年开始将“减轻义务教育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落实情况”纳入镇街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

解读校外培训机构“六个严禁”“十个不得”

六个严禁:1.严禁培训机构资本化运作;2.严禁超标超前培训;3.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4.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5.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6.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十个不得:1.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2.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3.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5.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6.培训机构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7.线上培训机 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8.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内开展商业广告活动;9.不得利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变相发布广告;10.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


▲8月15日上午民办学校专题培训

民办学校专题培训内容包括:

民办学校专题培训进行动员部署

指出近来中央、省制定了系列民办学校法规、政策,要以培训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坚决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一要把学法与管理密切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民办教育新法新政上下功夫,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确保民办学校向正确方向发展。二要推动学校规范管理,聚焦民办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学校基础办学条件,规范日常办学行为,坚守依法办学的底线。三要聚焦民办学校发展薄弱环节,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让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讲授民办学校财务收费管理和教育统计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应当公示、调整收费标准必须按规申报等要求,重申必须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落实“新生新办法 旧生旧办法”管理等工作;强调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统计工作,落实统计指标的具体责任人。

落实‘双减’精神 规范办学行为 推进依法治教

强调要全面落实双减精神,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积极推进课后430服务,推进课后服务“5+2”模式,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规范中小学生招生和学籍、教育教学,作息时间、作业教辅、考试评价等管理;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促进民办学校规范提质发展。#p#分页标题#e#

人事科科长杨海珍做了主题为“依法做好民办教师工作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专题授课:

要求坚决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格执行师德失范“零容忍”制度,完善教师评价、违规举报受理等机制;严格落实教师配备要求,推动生师比达标,提高教师资格证持证率和学历水平;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格落实教师最低工资标准要求,足额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保障教师培训权益,适当将培训资源向薄弱民办学校倾斜。

新学期开学疫情防控的要求

重点讲授了秋季开学返校三条硬性标准的主要内涵,构建学校(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完善“两案九制”的要求,做好师生员工重点人员排查、进行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开展应急演练等工作的具体操作指引。

政策法规与民办学校管理科负责人王芳做了主题为“贯彻新法新政,推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专题授课:

重点讲授了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许可审批新政新规的要求,民办学校举办者变更、章程修订和名称规范等日常审批变更事项的程序要求,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办学规模治理、外教聘任管理和宣传广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