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东莞将新增公办学位超过25万个!

东莞将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任务纳入市政府“硬任务”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担当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目标任务,今年,东莞要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4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68万个,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8所,新增公办园学位7000个。记者从8月24日上午召开的教育扩容提质议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目前,目标任务总体进展顺利,预计将超额完成今年工作任务。

微信图片_20210824180827.jpg

人大代表实地察看学校建设情况

为加强《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议案》跟踪督办,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视察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议案办理进展情况,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

微信图片_20210824180842.jpg

据了解,东莞中学校内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中,主要包括拆除重建1栋教学楼、建设临时教室(板房)及其他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22041.14平方米。建成后,可新增200个学位,并能满足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增加教学空间的需要。

南城阳光中心小学扩容提质项目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新增教学班级20个,新增学位1000个,新增音乐、电脑、创客等20个配套功能室,还建设了集篮球、羽毛球运动、艺术演出和会议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艺术中心。

微信图片_20210824180900.jpg

9月开学前将完成35所公办中小学建设

随后召开的教育扩容提质议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介绍,截至目前,东莞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828所,在校生约176万人。全市基础教育专任教师共9.52万人,位列全省第5名。

市政府明确将教育扩容工作目标纳入年度重点任务,确定2021年要完成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4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68万个,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8所,新增公办园学位7000个。目前,总体进展顺利,至9月开学前将完成35所公办中小学建设工程,新增学位约3.7万个;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8所,增加公办学位5520个,预计年底前还将完成一批公办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超额完成今年工作任务,有望实现全市中小学学位供需总体平衡,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微信图片_20210824180852.jpg

截至8月底已有1087亩高中教育用地承诺供应

此外,我市还创新机制保障教育用地,督促存在公办高中用地缺口的15个镇街提供公办高中用地,截至今年8月,已有9个镇街(园区)承诺向市政府共提供1087亩高中教育用地。

东莞还拓宽公办学校投建路径,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公办学校建设,比如东莞中学初中校区、松山湖未来学校引入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基金会,支持建校、办学;吸引村集体资产参与教育建设,比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是由横沥镇政府租用村集体厂房,在短时间内将厂房改建为高标准公办学校。

微信图片_20210824180849.jpg

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市大力推进教育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教育部门开展暑期托管服务试点工作,在六大片区选取10个镇街、26所学校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服务。同时,推进校内430课后服务及午餐午休服务,目前公办小学校内下午课后服务占比达98.63%;义务教育阶段提供午餐午休服务的学校占比达98.3%,到秋季开学将实现全覆盖。大力开展预防学生近视工作,启动1万间教室灯光照明改造工程,我市茶山镇被认定为2021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镇,10所学校(幼儿园)被认定为2021年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

微信图片_20210824180838.jpg

“十四五”期间东莞将新增公办学位超过25万个

针对目前我市教育还存在的土地资源、经费、编制、结构等制约问题,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公办教育扩容提质,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增量翻一番的目标,新增公办学位超过25万个;通过深化品牌学校培育、集团化办学和“品质课堂”建设,持续擦亮东莞教育品牌;按照“新建、扩(改)建一批,回收一批,购买一批,暂停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设立审批”的思路,多措并举,稳妥推进义务教育结构优化。#p#分页标题#e#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清形势,立足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继续加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要深化改革,努力破解教育扩容提质在用地供应、资金投入、人员编制、项目验收、教育评价改革等面临的难题;要统筹联动,凝聚发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市、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要突出重点,持续开展监督,助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推动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阳玉明 黄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