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管家”下沉一线!大朗“片长制”带动城市面貌大提升

如今,走进大朗镇求富路社区可以惊喜地发现,路面干净通畅,沿街商铺占道经营的现象得到了大大改善,原先需要绕道而过的人行道“还”给了行人。今年以来,大朗城管分局积极探索城管片长制度,全镇28个村(社区)全部纳入片长管辖范围,31个片长身兼宣传教育、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保洁管理等8大职能,成了社区居民的专职“管家”。

片长“劝导式执法”暖人心

求富路社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商铺林立,人流车流密集。以往一些商家习惯把商品摆在店外售卖,既影响了市容市貌,阻碍了交通,也给市民出行带去了不便。

“您好,我们是大朗城管。这些停放在人行道上销售的电动车是你们的吗?这样已经严重阻碍了路人的正常通行,也影响了行车安全。”前段时间,求富路社区城管片长叶润钊来到求富路社区内的一家电动车销售店铺,坚持“先协调沟通”原则,从商铺老板入手,主动与之交谈,运用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劝导经验,最终成功说服,并带领执法队员协助商铺老板将乱摆放的电动车搬运回店内,恢复了人行道的整洁畅通。

走进商铺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这样暖心的劝导式执法行动,在今年7月份持续了20天。叶润钊走进辖区的每一家店铺,跟店铺老板沟通宣传文明经商理念、城市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并与商户签订承诺书、职责书,“我们如果发现商户有乱摆卖、占道经营的现象,不会就此没收他的物品,而是会采取教育和劝导的柔性执法。针对劝导无效的店家,一个月以后再依法对其作出处罚,没收乱摆卖的商品、货架等。”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求富路社区内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好转,整治效果更是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称赞。居民陈伯说:“以前人行道常常被占用,大家出行很不方便。现在人行道上清清爽爽、干净整洁,乱摆乱放的情况已几乎不见踪影。”

作为社区居民的专职“管家”,城管片长们不仅从环境卫生管理、市容市貌整治等惠及广大市民的“大”事着手,也不放弃解决邻里纠纷的“小”事情,真正把“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为民办实事”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每天按巡查清单开展检查

叶润钊这样的城管片长,大朗镇现有31名。据介绍,今年大朗镇深入推进“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工作,把执法力量向村(社区)一线延伸下沉。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大朗镇实际情况,该分局积极推进城管片长工作,在经过充分调研和借鉴相关镇街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大朗城管系统片长制试行方案》和《大朗城管分局片长制保障方案》。

截至目前,大朗镇把全镇28个村(社区)、2个工业园、1个市属区域作为治理范围,共分成8个片区,并细分为31个片,派任了8个片区长和31个片长。片区长由大朗城管分局班子成员担任;片长们都是从各业务股组抽调而来,专职参加片区管理工作,管辖3至4个村(社区、区域);各村(社区、区域)还会设1名队长,配1至2名队员,队长及队员以执法股驻村队员为基础。

“我们有一份职责清单,里面明确了片区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违建治理、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市政管理、燃气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处理信访(数字城管)投诉案件等8大职能;明确了片长、队长和队员三方职责,确保片长团队工作有要求、有指引。”叶润钊说,各片团队每天会按照巡查清单开展全面检查,发现环境卫生、“六乱”等城市管理问题后,随时通过微信工作群责令相应的服务承包企业、业务股组或属地村,限期整改和反馈,确保城市管理问题有发现、有整改、有回音。

经过几个月时间的上岗实践,叶润钊坦言,城市管理片长制是提升城管“为民、惠民”效能和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打通了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时间过得太快了,工作二十年来,每次东莞城管的体制改革我都经历了。我是看着这座城市在慢慢成长,城市管理方面也越来越有序,街头小景越来越敞亮,道路市政等方面也越来越完善,新阶段的片长工作任务,我说什么都要圆满完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