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不吃主食血糖就不高……逐步打破6个关于糖尿病的谣言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腺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分解血糖,又或是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从而使得血糖水平升高,严重损害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民间关于糖尿病的谣言有很多,如血糖控制的越低越好,年轻人不会患上糖尿病……这真的如此吗,不妨一一来了解。

关于糖尿病的误区有哪些?

1、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是最好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只有保证血糖稳定达标,才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若血糖太低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甚至造成昏迷。

2、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升高

不可否认,摄入太多精制碳水化合物会使得血糖水平升高,但长时间不吃主食却会减退胰岛B细胞功能,使得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因此保证热量能满足身体需求的前提下,应控制每天总能量摄入,均衡合理搭配饮食。

3、糖尿病是因为吃太多甜食造成的

糖尿病发病机制很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的结果。缺乏运动、心理压力太大、年龄以及肥胖、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以及遗传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4、没有症状就不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以上症状,不少2型糖尿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5、年轻人也不会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即使年轻人也不能麻痹大意,应定期去医院检测血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6、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吃低糖分水果,如苹果、草莓、柚子和樱桃等。吃水果的时间应安排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每天吃水果的量不能超过200克,吃水果后应减少主食摄入量。

温馨提示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方法能彻底根治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来维持血糖稳定。同时也不能忽略生活干预,调整好饮食,多吃全谷物如大小米、荞麦、高粱、玉米和燕麦等,能减缓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速度。另外,每周至少有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骑行或慢跑等,能维持健康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