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4日)上午,东莞市发展战略院士咨询委员会2019年度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召开。会议就2019年度研究课题验收情况作了具体通报,其中6项课题的5个研究承担单位代表作了现场路演,为东莞提供城市建设、科技布局、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加快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现场路演 为行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发布会现场,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代表就各自课题作现场路演,讲述了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及基于成果形成的相关发展建议。

其中,《河道淤泥、污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与产业化应用新模式研究》针对东莞市河道淤泥、污泥及建筑垃圾的情况,提出政策扶持和发展规划建议,并结合相关产业化应用模式,探索资源化新型产品推广策略和淤污泥除臭及重金属稳定钝化处理技术、淤污泥高温烧结固化有害物质机理及工艺等创新技术应用。
《关于东莞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咨询课题》提出,东莞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研发工作中优势明显,中镓半导体、北京大学光电东莞研究院、松山湖新材料实验室等企业,中图半导体、阿尔泰及其它研发机构构成了完整生态圈,但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仍面临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放合作等问题,建议通过健全政策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快组织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研究》重点探究了落户东莞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家需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发展定位等问题,并建议松山湖科学城以发展成为世界级“物质科学中心”为目标定位,重点布局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推动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破相关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同时,依托装置集群提供源头创新支撑,打造电子通信、新材料、医疗健康、新能源、高端制造装备等五大产业创新链。

9项课题全部验收通过
据了解,本轮9项课题研究方向及选题涵盖“战略及规划性课题”“重大决策、政策出台类课题”“经济及社会类课题”及“科技及人才类课题”4大类,对行业内的重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咨询研究,特邀院士及相关高层次专业人员参与,研究周期为1年。今年8月,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市科协审核及市院士咨询委员会主任审批同意,本轮课题项目全部验收通过。
9项课题名称及研究单位分别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东莞特色城市建筑风貌战略研究》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承担的《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承担的《关于东莞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咨询课题》及《关于东莞市激光技术及产业化咨询课题》
·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承担的《河道淤泥、污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与产业化应用新模式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东莞市造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战略研究》
·东莞市现代信息服务协会承担的《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广东省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承担的《智能制造行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东莞市协同创新科技发展研究院承担的《以产业组织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非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东莞家具业为例)》
(记者 吴燕玲)#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