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台关注|创新全链条赋能 松山湖科创企业走上“快车道”

今晚(10月11日),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播出由东莞广播电视台采制上送的新闻《创新全链条赋能 松山湖科创企业走上“快车道”》,该报道称,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全面启动,松山湖已逐渐构建起“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松山湖优越创新创业环境,对外凸显强劲虹吸效应,一批科技型新创企业正在这里崛起。

QQ截图20211011190600.jpg

耿涛,是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今年1月,小豚智能作为首批入驻企业搬进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后,耿涛和他的团队就更加忙碌了。

QQ截图20211011190641.jpg

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涛:“我们的特色是从基础技术到核心部件,再形成我们的品牌和应用,所以我们是全链条、全自主,包括知识产权都是我们自主的。”

耿涛曾是一名高校老师,2016年他来到东莞加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研院的“广东省创新团队”,成为“全自主无人艇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之一。5年来,该团队从产品研发、实验室建设到项目落地,都是在工研院完成的。目前,团队已获得30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覆盖了感知、控制、规划、协同等多项技术。

QQ截图20211011191401.jpg

2020年7月,耿涛带领工程核心成员成立企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教育、环保、船舶、测绘、应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小豚智能成为国内领先的无人船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多项核心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

东莞小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涛:“我们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我们珠三角上下游完善配套的产业链,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可以在整个珠三角完成,第二是下游的配套,我们这边有完善的投资环境,它同样也可以促使我们的产品落地和转化。”

QQ截图20211011190713.jpg

小豚智能科研成果转化迅速,也得益于松山湖“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要素创新生态体系日趋完善。除了大装置和大平台外,松山湖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了33所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包括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企业超过2万多家,累计孵化企业1600多家,成为东莞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QQ截图20211011190732.jpg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国军:“我们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工场的目的是为创业者提供产品的设计测量和样品加工服务,后续我们将开放出来,为整个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甚至整个东莞的创业者提供这样一个环境。”

2021年4月,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东莞松山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多项科创扶持政策也相继发布,为新创企业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