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广东省委人才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出席会议。
![1635816855588987.jpg 7t4KQjs_basrDKQ9W93-cg[00-00-41][20211102-092549797].jpg](https://u.dg165.com/uploads/202111/83b11799a10d460.jpg)
会议强调,要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为牵引,扭住“五大工程”精准发力,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新局面。
会上播放了省委人才工作专题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克庆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颁授“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的决定,省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颁授南粤突出贡献和创新奖的决定》发布。
为表彰先进、选树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全省专家人才锐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创造,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南粤突出贡献奖”;授予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尹烨,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刘超,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春宝,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高级技师杨登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中国科学院院士、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研究员陈和生,广东潮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姚璇秋,南方医院主任医师骆抗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Miguel A. Esteban(米格尔·埃斯特班)“南粤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
陈和生现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二五”重点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近百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我国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和生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个博士后,是推动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广东第一人,该项目的落户实现了华南地区国家大科学工程的零突破。
2000年,陈和生等十几位科学家向国家上书建设散裂中子源。在他的积极倡导下,2006年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落户广东,2018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推动松山湖科学城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作为主要大科学平台,推动了大湾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
2020年8月,陈和生团队利用散裂中子源发展技术,在东莞成功建设了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为我国发展该项新型二元细胞级精准医疗先进技术的奠定了基础。
2021年10月,在陈和生团队精心调试后,中国散裂中子源功率成功提高20%,实现重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