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东莞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系列报道③|大力推动东莞版权创新创造

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在逐年提升,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多年来,东莞各级人大代表持续建言知识产权保护,努力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的“强强联手”,开启知识产权保护新格局,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我市于2017年被认定为全国第九个、广东省地级市第一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

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也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版权工作,不断加大对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并结合加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后续建设具体计划,以增强版权管理水平,提升版权服务能力,推动版权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不断增强全市企业版权保护力度。

自2015年至今,6年间我市先后培育1个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1个全国版权示范单位,11个“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5个“广东省最具价值版权产品”,认定26个东莞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42件东莞市优秀版权作品。

▲马可波罗瓷砖是被侵权较多的东莞品牌

推进版权创建工作 提升东莞版权水平

市版权局介绍,推动我市版权工作,2015年,我市出台《进一步推进我市版权工作的意见》和《东莞市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认定扶持办法(试行)》《东莞市优秀版权作品资助办法(试行)》和《东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试行)》等版权工作“1+3”政策文件。2020年1月9日,东莞修订并印发《东莞市版权局版权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认定办法》《东莞市版权局优秀版权作品认定扶持办法》和《东莞市版权局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

今年以来,市版权局积极采纳市人大代表梁佛江《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建议》事项,制定并印发《2021年东莞市新闻出版版权工作要点》,明确全年30项重点工作任务,重点从加强版权行政管理、完善版权执法机制、推动版权产业创新发展、巩固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和提升版权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我市版权水平,有效增强版权社会服务力度;利用《东莞市版权局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管理办法》政策优势,鼓励、引导更多原创企业主动做好原创作品著作权登记工作,2021年已受理全市企业和个人著作权登记申请1348件,资助金额54万多元;将优秀原创版权企业入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市级扶持资助计划,并将软件著作权等级数量纳入我市“倍增计划”考核指标,成功利用政策利好护航企业发展。

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涉版政策支持力度,正在根据国家版权局“十四五”规划,结合我市自身特点,制定东莞市版权工作“三年大提升”工作方案,持续加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后续建设;继续贯彻落实版权工作“1+3”政策文件,有力夯实版权工作政策基础。

▲仙津饮料公司在全国多地都有维权经历

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帮助企业参与维权

市版权局表示,目前东莞市、镇两级版权执法体系已经基本健全:市文广旅体局指导全市版权执法工作,并介入重大版权案件查办;全市33个镇街、园区分设综合执法办,负责辖区内具体版权执法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将打击版权违法行为、提高版权执法管理水平作为执法工作重点,结合“扫黄打非•清源”“净网”和“剑网”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强执法巡查,严查流通环节,深挖窝点源头,建立举报线索快速传递制度和案件线索信息处理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有效打击侵权盗版违法行为。

今年7月初,市版权局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政府互联网办、市公安局和市通建办共同印发《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1”专项行动方案》,共确定重点巡查网站5个,排查网站12000多家次,巡查网络文化经营企业120家次,电影院线140家次,立案查处侵权盗版案件4宗(含移送公安部门刑事案件1宗);办结省版权局转办案件3宗。

同时,我市还组织市公安局、市文广旅体局和市委网信办开展KTV等娱乐场所及网络音乐平台传播有害歌曲专项整治,对全市22家网络直播企业开展全面排查,严厉查处转发含有侵权盗版内容的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动漫等文化产品,并结合“扫黄打非·净网”专项行动,加强对互联网日常监管,定期开展网络巡查,严查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等渠道传播违规音乐作品情况,切实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下来,市版权局将继续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全面做好版权行政执法工作,有效完善“两法衔接”制度,建立版权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完善市、镇两级执法联动机制,落实责任人监管制度,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不断加大版权执法监管力度,突出查办案件,依法严厉打击,对权利人意见强烈、社会危害大的侵权行为依法从严查处,着力规范相关行业版权秩序。

▲智高玩具打造全国生态玩具最权威的原产地品牌

推动版权产业创新发展 增强企业版权保护力度

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版权保护宣传工作,积极打造“版权五进”“版权宣讲会”等重点宣传服务品牌,组织开展“版权进机关”“版权企业行”、“版权与我共成长”等系列活动。以“4·26版权宣传周”前后为重点时段,在《东莞日报》开辟“版权保护在东莞”系列专栏,启动“版权在身边”系列视频短课录制工作,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和“东莞干部培训云课堂”等平台供广大群众特别是机关干部学习;组织开展“版权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张贴“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海报,不断增强版权宣传力度。

市版权局表示,虽然多年以来,东莞积极出台多项政策,不断加强执法巡查,全面加强媒体宣传力度,有效打击侵权盗版违法行为,推动了全市涉企版权保护工作发展。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版权工作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服务手段较为单一;产业发展不平衡,优势产业不够突出;执法力量不足,跨区域执法有困难;企业版权意识不强,侵权问题特别是软件侵权问题较普遍,版权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能较弱等问题。

下一步,市版权局将结合国家版权局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着手制定东莞版权工作“三年大提升”计划,进一步“确立版权战略、完善版权服务、壮大版权产业、加强版权执法、提升版权认知”等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持续提升我市版权工作水平。

立足“双万城市”新起点,大力推动版权创新创造,使版权成为我市提升创新水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重要动力;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探索版权金融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版权兴业”,重点探索版权对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支持作用,不断壮大版权产业力量;着力提升版权成果运用能力,有效推动我市优秀版权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着力查处侵权盗版大案要案;突出网络领域版权监管,净化网络版权环境。强化版权执法协作,推动实现版权执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执法合力;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形式,全方位进行版权宣传,广泛开展版权培训,提升全社会版权认知度,增强版权工作的社会影响,为推动东莞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