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博会首年升格为省级展会 实现“实力”“活力”双提升

12年来,东莞台博会从消费展转型为专业展,从市级展升级为省级展。从面向东莞到面向大湾区甚至全国,不断迭代升级,可不管怎么变,东莞台博会始终是东莞市对台工作的典型亮点,服务台商台企转型升级、开拓内销的重要平台,强化粤台合作的金字招牌。

为期四天的2021第十二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简称“东莞台博会”)刚刚落下帷幕,这是东莞台博会升格为省级展会的首年,来自全国的450多家知名台企亮相,江西、深圳等10个省市首次设馆,为历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台博会。全国台商台企在此得以拓展内销市场、实现采购对接,半导体芯片等新兴产业也拓宽了两岸合作、融合发展的广阔舞台。

■本届东莞台博会共有来自全国的450多家知名台企亮相,江西、深圳等10个省市首次设馆,为历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台博会。图为展会现场

全国台商齐聚,共享东莞万亿级产业机遇

“对接会是我了解到大湾区的产业平台窗口,认识到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台商朋友,也带来了更多的生产服务供应商。”上海力盛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桂说道,为了参加本届台博会,作为参展商的他三天前从上海来到东莞。

林文桂参加的海峡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对接会,是本届展会的活动之一。展期四天,从展台到舞台,5G、半导体、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的参展商代表纷纷拿出“镇馆好物”,轮番走上名品推介会、采购对接会、新品发布会。

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一直是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城市。据统计,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66.8亿元,总产值接近万亿元,可谓名副其实的万亿级产业。

展会期间,英业达集团、研华科技、达明机器人、矽德半导体等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会员企业,与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东莞市中晶半导体科技等莞商会、莞民投联合会员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达成了合作共识。

“台博会将台资优势产业与东莞本地产业结合起来,推动了东莞本地以及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就是东莞龙头支柱产业,当前东莞电子信息产业深度链接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台博会升格为省级展会,江西、贺州、珠海、中山、惠州等省市组团设馆参展。在深圳城市馆,许文琪介绍道,大湾区地区的台商台企以电子产业为主,此次台博会之行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兄弟,助推各地台商制造业转型升级,“希望东莞台博会能成为全国台商台企的台博会。”

据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大岭山分会会长、台博会副总召集人陈冠宇介绍,与往届不同,本届展会论坛、舞台活动不断举行,台商台企和采购商之间互动更多、联系更密切,“各城市友会的会员们也从晚宴的点头之交,变成好朋友、生意伙伴。”

科技巨头弄潮,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台博会刚开展,东莞李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就迎来了一位上海的采购商。那是一家与金融业深度合作的指纹技术界有名企业,目前采购的芯片都需要高价进口,知道台博会设有半导体主题馆后,特意赶来东莞寻找合作伙伴。

“他远道而来,我们用实力和产品迎接他,为他提供芯片设计与解决方案。”站在备受关注的12寸(300mm)晶圆前,李洲电子执行副总经理韦泽国告诉记者,这几天已有不少采购商、部门机构来洽谈合作。

行走在台博会各场馆,亲身感受到科技巨头荟萃的氛围。英业达集团,正崴集团,研华科技……其中不乏在全球占行业领先地位、产值逾百亿元的科技巨头。

“深圳、东莞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任杨儒堃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持续优化,人才集聚、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等集聚效应正在凸显。

“现在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智能移动终端生产制造为主,除了核心芯片、高端元器件等少数环节,基本都能在东莞范围内实现快速配套服务。”东莞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姚凯明表示。

汇名品佳品,聚两岸宾朋。在迈向万亿GDP新起点的征程上,更多的电子信息技术、方案、人才等资源,与东莞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凸显出的产业聚集效应正在焕发强劲创新活力。

本届台博会落下帷幕,而关于如何助力台商台企转型升级、拓展内销市场的思考和实践将在东莞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