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有话说|盼海关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服务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东莞海关关注企业发展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咨询指导服务,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那么,广大企业对此有什么评价?还有哪些建议呢?本周的《市民有话说》,记者走进企业了解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117143634.jpg

“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改革 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位于石碣镇的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变压器、电源供应器等,在东莞有2家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同时存在保税业务来往。今年,东莞海关推行“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台达电子成为东莞首家试点企业。

改革后,台达电子的母公司、子公司共同组成企业法人联合体,保税物料可以在联合体内自由流通,企业可享受到集团内保税货物自主存放、保税料件自由流转、料件串换自主管理、外发加工更加简化等优惠政策,赋予企业在加工贸易方面极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在稳定产业链供应、提高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同时,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关务副总经理许卫衡表示,这项改革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仅一个月就节省了超15万元的物流、报关、外租仓等费用。同时以集团总担保代替每一本手账册担保,每月可以减少风险担保金占用额达980万元,资金使用更加灵活高效,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微信图片_202111171436343.jpg

作为企业的进出口副经理,帅雪华建议,希望海关能更加关注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强政策宣讲,拓宽发布渠道,确保让更多企业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强企业信心。另外协同保税、通关和监管等业务,建议现场部门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咨询指导服务,帮扶企业渡过当前的用电难关,稳定企业经营信心。“另外目前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能否采用集团内一家企业统一设立加工贸易账册模式开展业务。”

微信图片_202111171436344.jpg

“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 助企业降本增效

位于松山湖的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设计、研发及产销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纳米材料、半导体检测设备及其配件的加工企业,以前用的是手册管理模式,每一次手册核销都要办理繁琐的余料结转手续,余料多的时候还要缴纳保证金。2017年开始,海关推广“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试点改革,为了简化手续,降低人员工作压力,该企业第一时间申请了试点资格。

该企业进料加工关务主管邓亚双说,参与改革四年来,海关为企业做了专门辅导,指引其通过内销集中申报办理相关业务,“这样一来,我们的货物可以先内销,后办理征税手续,大大降低了我们企业的资金周转量,同时货物可以在次月集中一起办理内销手续,也省去了我们很大的工作量。加入试点改革后,办理业务更便捷,企业管理也更加规范了。”

微信图片_202111171436345.jpg

该企业进料加工关务负责人于丹也提出:“我们觉得‘报核前申报单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公司产品工艺时刻在改进,单损耗就会产生变化,希望尽量以准确的单损耗来办理核销,守法经营,健康成长。问题就是,我们取得‘报核前申报单耗’资格后,如何实现核销前修改单损耗呢?”

针对这些企业提出的问题,11月20日(本周六)上午10:30,东莞海关负责人将带队做客我台广播栏目《阳光热线》,与企业和市民沟通交流。大家可以登录东莞阳光网、知东莞APP,或者打开收音机调到FM100.8收听收看,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22321008参与节目互动。

阳光热线海报_副本.jpg

(记者 阳玉明 叶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