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五感享东莞生态美!50组家庭的观鸟初体验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15.jpg

为了激发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孩子敬畏生命、爱护森林的意识,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启动“森林探秘”科普教育专项活动,该专项活动最后一项主题——“邂逅大自然的歌唱家”观鸟活动于11月20日上午举行。活动中,近50组家庭在同沙生态公园开启“观鸟初体验”,通过望远镜欣赏鸟儿朋友的姿态、并记录了解它们的取食方式、栖息环境、繁殖行为等。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12.jpg

“每年秋冬之际,有很多候鸟前来东莞过冬或者迁徙途中选择东莞作为食物补给站。因此,生活在东莞的我们和这些候鸟相遇,就如阔别一年的朋友。” 上午九点,50组家庭齐聚同沙生态公园,在东莞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阮少壮的科普小课堂中开启“观鸟初体验”。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08.jpg

“我的自然名叫木头,因为我们在观鸟的时候需要像木头一样安静,耐心,等到它靠近。”阮少壮老师用通俗易懂又接地气的“打开方式”,告诉家长和孩子接近鸟儿的“秘密”。精美的鸟儿图片和拍摄背后的故事相结合,阮老师简短的小课堂中,为大家系统科普了观鸟的基本常识。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23.jpg

同沙生态公园是具有广阔山林面积的湿地公园,上午十点左右,50组家庭在老师带领下或沿着清澈碧绿的湖面四周,或穿梭于层层叠叠的林木中,寻找鸟儿朋友的身影。很快,大家发现一只棕背伯劳立在高高的树枝上。“为什么它要呆在这么高的地方?”“它的嘴部、脚部有什么特点?”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31.jpg

▲棕背伯劳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27.jpg

阮老师的问题,引起孩子们的思考。原来,登高望远是便于它巡查搜索猎物。而孩子们惊叹望远镜中的伯劳“肥肥的很可爱”的时候,阮老师告诉大家,其实棕背伯劳有“小猛禽”之称,弯钩形状的嘴部帮助它不仅善于捕食昆虫,有时也会捕食鸟类,甚至喜欢把猎物挂在树枝上,晾晒成“肉干”,以此象征“家财万贯”来吸引雌性伯劳。通过生动的科普,孩子们见识到了伯劳鸟的萌与猛。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34.jpg

▲灰背伯劳吃螽斯

观鸟除了记录观察的鸟类名称、数量,孩子们还记录了解了它们的取食方式、栖息环境、繁殖行为,并制作成自然笔记。五年级学生李梓墉兴奋地分享,印象最深的是发现一只只有拇指大小的叉尾太阳鸟,“鸟除了吃虫子、果实,还吃花蜜!看到它太好看了,今天来的太值了!”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44.jpg

据了解,本次“邂逅大自然的歌唱家”主题观鸟活动,是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启动的“森林探秘”科普教育专项活动之一。该专项活动由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市林业局指导、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主办,市林学会等单位协办,该活动在过去2个月免费服务上千名学生。同时,第三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在11月20-28日期间举办,近20个地级市同步举办近60场分会场活动。在这一周,东莞市林业局也组织策划多场自然教育、森林主题展览、专家主题科普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森林文化活动。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04.jpg

微信图片_20211121093340.jpg

(记者 何安琪 刘志斌 摄影 阮少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