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洁净东莞·城市论坛”再次启动,活动来到东坑镇井美村,现场发布了9月、10月全市“洁净东莞指数测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红黑榜”情况,通报点评了7−10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
记者从市城管委办了解到,南城9、10月均位居洁净榜单第一,石排进步迅速,沙田、黄江、长安、高埗、中堂等8个镇则连续两月排名在后十位,需要进一步解决目前存在的短板问题。
南城连续排名第一,石排进步迅速
测评结果显示,9、10月各镇街总分前五名基本都在南城、东城、东坑、万江、松山湖、莞城等镇街(园区)中产生,而总分排名在后十名内同时有沙田、黄江、长安、高埗、中堂、常平、洪梅、桥头等8个镇,做得较好的镇街基本能继续坚守,但相对落后的镇街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9月排名中,南城、万江、莞城名列前三,排名后三的分别是中堂、常平、高埗。今年以来,全市洁净指数平均分整体下降,到9月全市平均分为79.60分。

10月排名中,南城、东城、东坑名列前三,望牛墩、沙田、黄江排名后三。10月终于止住了全市平均分连续7个月下降的趋势,平均分为79.96分。

综合近几个月洁净排名看,南城自今年6月份起,已连续5个月排名全市第一,辖区整体洁净度在全市首屈一指。石排镇近期以来提升迅速,去年年度排第19名,今年已逐步攀升到全市前十名,10月份更是排全市第7名。东坑镇1-10月份成绩基本稳定在全市前四名,井美村是洁净城市“红榜”村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的双料“标杆村”。
据介绍,“洁净东莞指数测评”包含动态测评(70%)、机制测评(20%)、公共厕所日常保洁管理(10%)、“行走东莞”(扣分项)四部分。其中,在动态测评方面,9、10月市容管理扣分占比分别为47.37%、46.75%,环境卫生扣分占比为52.63%、53.25%。扣分占比前四的仍是是垃圾清理不及时,占道经营、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写乱贴(城市“牛皮癣”),公共厕所日常管理不到位。
垃圾分类两月考评结果平均分差较大
目前,全市正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建设,并按照相关指引有序推进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有害垃圾投放收集点、主题宣教馆建设,但存在物业小区“定时定点投放”落地情况较差、分类投放点“形同虚设”、分类实效不明显的情形,部分镇街垃圾分类推进缓慢等问题。
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考评中,9、10月整体得分变化较大,9月、10月平均得分分别为78.03分、75.03分,两个月相差3分。
其中,9月前五名分别为清溪、茶山、桥头、莞城、大岭山,后五名分别为洪梅、麻涌(并列33名),企石、常平、塘厦,得分最高的是清溪(95分),得分最低为洪梅、麻涌(54分),“红黑榜”评选对象为学校、物业小区、农贸市场,共评选出5个“红榜”及4个“黑榜”。


而10月各镇街之间分值差相对小了很多,前五名分别为莞城、松山湖、南城、茶山、东城,后五名分别为大朗、凤岗、东坑、企石、石龙,得分最高的是莞城(91.35分),得分最低为大朗(61.23分),“红黑榜”评选对象为学校、公共场所、企业、农贸市场,共评选出7个“红榜”及5个“黑榜”。


活动中,市城管委办副主任、市垃圾分类办副主任胡孔齐对7-10月份“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排名靠后的镇街进行问题分析,并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点评。他表示,常平、樟木头、清溪等镇有2处区域登上“黑榜”,接下来要聚焦关键短板,迅速落实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争取早日实现“摘帽脱黑”。

活动现场,10月“红榜”社区的横沥镇隔坑村负责人、9月生活垃圾分类“红榜”的莞城中心小学所属的城管分局负责人,以及9月“洁净东莞指数测评”排名进步较大的凤岗镇城管分局负责人还分享了“洁净秘诀”,为其他镇街提供经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