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高东莞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共同构建和谐美好家园,12月12日,万江街道在龙湾湿地乐跑公园开展“与候鸟来一场美丽的邂逅”主题观鸟活动。

上午,龙湾湿地乐跑公园来了一群“形迹可疑”的人:他们有的胸前挂着双筒望远镜,有的背着单反相机,有的在路边仔细观察。随着有一个人好像在树上发现了什么,他们集体停下了脚步,仰起头来,开始了观察与拍摄。他们在看什么?
没错,他们是在观鸟。东莞位于候鸟迁徙东部线路的中段地带。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正好是候鸟南北迁徙的季节,许多候鸟从北方长途跋涉前来东莞过冬或者迁徙途中选择东莞作为食物补给站。此时,正是观鸟的好时机。趁着秋高气爽,40组亲子家庭走进万江,与候鸟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感受鸟语鸣翠,欣赏蓝天碧水。

活动现场,老师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对“生态万江”有了了解,进一步探究公园周边鸟类的栖息地、种类,以及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望远镜的基本常识及具体用法。为了便于亲子家庭辨认和记录观察到的鸟类,老师将提前准备好的“观鸟折页”发给大家。折页上,以彩绘的形式分别列举了白头鹎、黑尾蜡嘴雀、麻雀等十种公园常见鸟类。

“喳喳,嘤嘤,呖呖......”伴随着鸟儿清脆的叫声,观鸟之旅正式启程!为了不惊扰鸟儿们,亲子家庭分为3组有序地观鸟,以龙湾湿地乐跑公园为起点出发,沿着龙湾广场河堤一路步行,沿途使用望远镜和相机记录拍摄龙湾岛的鸟类。

“在野外观鸟不是首看鸟的颜色,而是先看体型、嘴型等特征,再根据季节来确认鸟种。观察鸟类要细心,除了用眼睛观,还得靠耳朵听。通过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藏着这么多美好。”阮少壮老师告诉孩子如何观察自然,细心地与孩子们辨别各类鸟类。
木栈道两边芳草萋萋,紫荆花争相开放。孩子们一边观鸟一边赏景,麻雀的生活场景,白鹭的捕食瞬间,就在眼前。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在不影响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孩子们穿梭于葱郁林木间,去寻找身边的鸟儿,使用望远镜对鸟类生活行为进行观察,探索自然奥秘,观察鸟类、学习观鸟知识。历时一个上午,亲子家庭们发现了黑领椋鸟、白鹭、池鹭等十余种鸟类,其中包含了水鸟、林鸟两种不同生态类型的鸟类,从居留形式看,有留鸟、候鸟也有迁徙过境鸟。通过参与活动,孩子们不仅探索发现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更是激发爱惜和保护之心。



最后,孩子们席地而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图文形式,发挥创意完成了观鸟笔记。“在公园里完成作业的感觉太棒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认识了许多小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参加活动的孩子开心地说道。
万江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万江开展水污染攻坚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源头治理,多次夜查偷排偷放企业,瞄准污染源头,强化治本措施,加强精准治理;铺设截污管网,完善源头收集系统;通过清淤疏浚,疏通河道,加上日常河道保洁,保持河道的持久活力;通过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让鸟类有地方筑巢,再人工增加滩涂面积,河滩上有了蟛蜞、跳跳鱼等鸟类喜欢吃的食物,逐渐就吸引大量鸟类在龙湾岛安家。
万江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工作人员表示,在东江南支流上,龙湾岛如遗世明珠,成了动植物生长的“天堂”,岛上白鹭翩飞,繁花点缀,美不胜收。因此该办公室以“生态万江”为洞察点,以“亲子观鸟活动”为切入点,利用城市文化作为载体,以各种潮玩活动作为媒介,打造印象万江、聆听万江、生态万江等一系列的活动,培育打造让广大市民喜闻乐见、休闲娱乐的文化名片。
“良禽择木而栖”,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很挑剔,因此,良好的湿地生态是鸟类的理想家园。鸟类,早已是龙湾湿地乐跑公园、龙湾岛的“明星”。作为鹭鸟留鸟的聚居地,逐渐成为市内最佳观鸟点之一。

孩子们通过开展自然观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和尊重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从中体会到任何形式的生命都是独特而美丽的,要用温柔的心对待万物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