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作为东莞市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新举措、新探索,其实践经验颇具参考价值。东莞中学初中部于2019年6月正式托管麻涌镇古梅一中,实行集团化办学。锐意进取,披荆斩棘,集团化办学近三年,古梅一中从一所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蜕变成水乡片区的优质学校,实现了办学水平质的飞跃。
早前,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常务副校长舒妙珠受邀参加佛山市教育集团化研讨会议,代表东莞分享集团化办学经验。日前,舒妙珠的集团化办学专著《基于集团化办学的中学教师教育智慧》正式出版,引发大家对集团化办学的新思考。让我们来听听学生、家长、教师的心声,了解近三年来学校迅速发展的历程。
“好学校就在家门口”
“孩子上了初中,每天都很开心。校服上有东莞中学初中部的logo,女儿觉得身为‘莞初人’很自豪!”初三(15)班学生黄睿的家长黄智韫告诉记者,“非常幸运!女儿现在初三了,正好见证了东莞中学初中部与古梅一中集团化办学近三年的过程。女儿每周回来都会高兴地说着学校的新鲜事儿。”
黄睿向家长诉说的事很多,包括学校的新制度、各式校园活动,甚至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会被她绘声绘色地讲述。比如宿舍管理更精细化,鞋子摆哪里,被子怎么叠,窗帘拉到哪个位置,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我们做事会更有条理。宿舍的环境更舒服,教室也是如此。”黄睿说。
黄睿每年都会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她会拉丁舞、中国舞,这使她在学校艺术节上大放光彩。现在已经初三了,刚刚参加完学校体育节,还拿了跳高项目年级第四名。尽管平时校园活动很丰富,但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更生动,更容易听得明白,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也更高。回望初中三年,黄睿觉得初中生活非常有趣、丰富、充实。
“作为家长,我觉得学校的变化非常大,有崭新的校舍,硬件条件非常好,软件也非常好。好学校就在家门口!能在镇上就享受到这样好的教育条件,有这样好的名校待遇,我感觉非常幸福,真是哪都不想去了!”黄智韫告诉记者。
集团化办学近三年来,带给学生的切实收获是什么?舒妙珠介绍,“好学校就在家门口”是集团化办学带给孩子们最大的收获。集团化办学后,学习环境变美了,校园活动增多了,中考成绩也上来了,这是莞初古梅学子的幸福所在。
三年来,学校先后升级改造了篮球场、升旗台、三栋教学楼、师生饭堂、劳动教育基地等100多个项目,新建的男生宿舍楼即将完工。善美的空间环境设计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们活跃了身心,开拓了视野,展现了才华,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校通过盘活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古梅学子的中考成绩从低于市平均水平,到连续两年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超市平均水平,考取东莞重点高中人数连创新高,得到市镇领导和家长的一致赞扬。

▲集团化办学后,学习环境变美了,校园活动增多了
无数个“破天荒”背后的“毫不保留”
“我感觉当老师很幸福!”李晓红有近30年教龄,由原来的村办中学联合办学后来到古梅一中。作为莞初古梅一中的一名普通英语老师,她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学校与莞初集团化办学这三年来的变化。“现在校园环境非常好,工作环境变好了,我觉得每天上班心情都特别好,身为其中一名教师,我感到特别自豪!”李晓红告诉记者。
“最让我们受益的是,集团化办学后,莞中初中部把优秀的经验引进来。第一年莞初就派来一位名师徐秀媚当我们的英语科组长。她教我们深入备课,写论文,做优课,做微课,她的能力素质非常高,关键是毫不保留地教我们。”李晓红告诉记者,“作为年龄较大的教师,我的进步收获都很大,年轻教师的成长就更快了。除了英语科组,其他科组也是如此。莞初一个个名师,影响了我们一群老师。我们学校莫韵思同学参加全市英语口语大赛获得第一名好成绩,这是我们学校第一次‘破天荒’拿到一等奖。”
其实,“破天荒”的何止在学生的英语比赛上。近三年来,古梅学生分别在演讲、英语口语、足球、人工智能创新等十多个比赛项目中取得历史性突破,比如何栩栩同学的作品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二等奖,校园足球队获得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三连冠等。
据记者了解,莞中初中部对古梅一中的“毫不保留”,真正是落到实处、细处。集团两所学校实施“共享共建教育资源”工程,深入开展“四个一体化”教学建设。两校学科集体备课时间一致,同步教学进度,隔周轮流主讲备课内容。每月实行一周“推门课”活动,老师们不仅可以到其他教师课堂上听课,还可以到莞初听课,感受不同教师的上课风格;他们统一使用期末自查试卷,注重把关试卷质量,大力开展命题者培训,邀请专家指导命题规范。他们还统一了电脑评卷系统,两校检测的数据共同分析对比,充分调动了各学科教研组、各资源开发团队的积极性。老师们深入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汲取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宝贵的教学经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舒妙珠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都倡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教研理念,鼓励老师们积极投身教育科研。集团化办学以后,学校为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比如,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科研比赛,完善科研奖励机制,成立专项教科研基金,奖励在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个人或团队。我们建立了科组互动机制,从多个维度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实现专业引领。教育集团两校定期开展观课议课、专题性研究等科组互动教研活动。集团化办学以来,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论文发表、案例课例、教学竞赛成绩优异,获奖数量质量双双提升。”
回顾过去三年,集团化办学带给老师的切实收获是什么?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成长!“在集团化办学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抓教学、抓教研,让集团化办学效果真正能长远生效。”舒妙珠说。

▲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活跃身心、开拓视野、展现才华
师生幸福指数飙升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采访中,他们都提到“自豪”“幸福”的字眼。
“领导管理有方,做事亲力亲为,有什么事都是和我们一起做。集团化办学后,派过来的舒副校长把家都安在学校旁,在这边租房子住,把自己的宝宝带过来在麻涌当地上幼儿园。平时晚自习也会值班察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还经常到办公室和宿舍与老师交流。每个月有教师生日会,有礼物,还会收到校长的亲笔贺卡。儿童节,学校也会把教师的孩子接过来举行活动,给他们发礼物。教师节、妇女节,学校还会给老师送鲜花,送巧克力。我感觉当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的老师很幸福。”李晓红说。
“集团化办学后,食堂的菜变得丰富好吃了。”学生小莫告诉记者,原来是固定的配菜,学生没有选择权。现在,每顿都有不少于15个菜品供选择,而且菜式一周不重样。“每顿都吃得饱饱的!”
舒妙珠表示,作为紧密型集团,学校把“做个幸福莞初人”的文化理念先行输出,以贴心式的服务凝聚人心。集团还把莞初获得“十星级”学校食堂的管理经验带了过来,调派1名饭堂堂长来管理,对标莞中初中部的食堂标准升级饭堂管理,贴心管好师生的一日三餐。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工会文化活动,不仅让老师们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集团的厚爱,还增强了莞初教育集团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每个“莞初人”都有机会参与
对话:
三年努力 实现“蜕变”
东莞日报:古梅一中与莞中初中部集团化办学三年了,取得哪些方面的突破?
舒妙珠:集团化办学近三年,古梅一中从一所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蜕变成水乡片区的优质学校,实现了办学水平质的飞跃。我们的校园环境越来越美,管理机制逐渐规范,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发展提质增效。集团化办学以来,我们秉承东莞中学“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积极提升办学品质,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莞初教育集团连续两年获评集团化办学评估优秀等次单位。今年,莞初古梅一中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建设成效优秀学校、市首批中小学“品质课堂”实验学校,还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古梅学子的中考成绩更是连续两年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第二,教师智慧稳步提高。我们通过师资互派、名师引领、队伍互学、科研带动等措施,大力推动古梅一中学科教研组建设,迅速提升老师们的教学专业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在校际间共开展了跟岗培训、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培训、科组评议、师德师风建设等专题培训400多次。集化办学以后,古梅一中新增了7名市教学能手,新增立项课题9项,结题9项。老师们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数量和层次大大提升,教师共获得省级奖励30项,市级奖励118项,发表论文31篇。三个科组被评为市首批中学“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
第三,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我们把莞初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共享到古梅一中,坚持为学生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除了每年举办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校庆嘉年华等校园文化节,我们还积极组织研学活动、少年宫第二课堂、劳动教育、创客实践、心理活动月等综合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东莞中学初中部古梅一中常务副校长舒妙珠
这些集团化办学经验最有价值
东莞日报:集团化办学作为东莞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新举措,结合三年实践情况,您觉得哪些经验最有价值,能分享一下吗?
舒妙珠: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我们实行的是紧密型托管办学模式,采取“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生生互动”的紧密发展措施,积极推进集团两个学校之间的紧密交流合作。在起步阶段,我们就做好了顶层设计规划,并基于对古梅一中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德育体系、校园文化、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建立了分组对接机制,即由龙头学校莞初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组成教学组、德育组、宣传组、饭堂组、办公室等5个工作组,每周到古梅一中指导,集团总校长周润标每周不少于一次到古梅一中指导工作。各工作组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交流等方式,对古梅一中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把脉、对症下药,确保了集团办学起步快、过渡稳。
同时,集团充分调动莞初的名师资源,精心挑选了12名精英骨干教师到古梅一中交流任教,少则一年,长则三年。他们不仅教学能力强,是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或市教学能手,还是学校管理、德育工作等方面的佼佼者,其中有2名南粤优秀教师,4名市优秀教师,1名市师德标兵,3名学科带头人、5市教学能手。他们既在古梅一中的德育、教导、宣传、工会等管理岗位指导改革,又在语文、数学、英语等10个学科上发挥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了古梅一中学科教研组建设水平,给了老师们专业发展很大的助力。

▲日前,《基于集团化办学的中学教师教育智慧》正式出版
让集团化办学效果更持久
东莞日报:三年集团化办学结束后,下一个“三年”将如何保证帮扶的延续性,如何深化发展,让集团化办学的效果更持久、更稳定,更高效?
舒妙珠:这三年里,集团把莞初在教育管理、师资建设、课程开发、学生培养、文化创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优质资源输出到古梅一中,学校各方面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教育质量迅速提升,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为了保证集团化办学效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动品牌内涵发展。集团化办学的三年,古梅一中已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的跨越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莞初是东莞市品牌学校培育工作室的优势,力主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古梅一中的“善美”品牌特色更鲜明,内涵更丰富,享有更高的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二是培养种子教师。选拔学科教学、班主任、中层干部开展“种子”培训,健全培养机制,加快集团内不同类型干部、教师分层的流动,合理规划干部、教师的交流轮岗,实现集团师资队伍均衡配置。
三是推进课程建设。集团化办学后我们构建了善美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15门善学课程,31门善思课程,以及10门善行课程,不少新课程是在莞初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开设的,时间比较短,还缺少自己的特色。如何打造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如何把集团共有的特色课程再做发展,都是我们计划里重点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