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一人患大病,全家受影响,如果不及时扶一把,就有可能返贫。”望牛墩镇驻大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蔡盘新说。
防返贫监测、兜住民生底线、量身定制产业帮扶……记者12月17日获悉,为防止脱贫户返贫,自进驻大塘镇以来,望牛墩驻镇帮扶工作队多措并举,多个实打实硬核措施,筑牢发生贫困的“拦水坝”,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小康路上不漏一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
今年7月15日,望牛墩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进驻韶关市曲江区大塘镇,全体队员牢记使命,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一项重点工作便是确保脱贫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不返贫。
“工作队自进驻大塘镇以来,随即开展脱贫户‘大走访’活动,分人分片分村对镇域464户脱贫户进行走访全覆盖,及时摸清了脱贫户的真实家境情况。”据蔡盘新介绍,工作队重点监测对象主要为收入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疾病等三类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家住大塘镇汤溪村红山村民小组的江先祥一家5口人。妻子和大女儿患有眼睛疾病。因为要照顾家庭,接送女儿读书,方便耕作田地和种养,其本人只能选择就近打散工。但因散工收入不稳定,家中成员多,江先祥一家10月被纳入“脱贫不稳定户”监测对象。
“走访中我们发现江先祥妻子和大女儿属于四级视力残疾人,无法通过就业获得稳定收入,便为其及时申请纳入农村低保救助供养范围,也积极联系爱心企业结对为其小孩捐资助学。”蔡盘新说,自10月起,江先祥全家每月增加低保金收入1508元。工作队还积极协调村委干部为其申请年度一次性临时救助金1600元。除此之外,借助“圆梦助学”计划,其女儿在学习上每年至少还将获得2000元的爱心企业捐助,直至其完成学业。
量身定制产业帮扶
现如今,江先祥在家附近养上了鸡鸭,种上了水稻玉米,不久后,还将住上90平米的新房,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产业帮扶才是长久之计。”蔡盘新说,考虑到江先祥需照顾家庭未能远出务工,产业帮扶是巩固其脱贫成效的有力保障。工作队根据曲江区《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为其申请了“2万元的防止致贫返贫专项资金”,并根据其本人的意愿,量身定制产业帮扶项目,如养鸡150只、养鸭100只、养鱼600条;种植玉米2亩、水稻4亩、花生1亩等。
除此之外,工作队走访了解到江先祥一家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存在漏水问题。便积极协调大塘镇乡村振兴办为其申请4万元的房屋重建资金,同时通过各方筹集资金,助其重新建设一套占地90平米的新房,解决江先祥一家住房的后顾之忧。
多方合力下,目前,江先祥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9600元以上,且不断稳定增收,实现返贫“风险消除”。工作队扎实有效的帮扶成效也令江先祥感到浓浓的温情。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动态监测,开展跟踪回访和帮扶工作‘回头看’,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止返贫致贫,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蔡盘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