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以来,大朗医院、常安医院共诞生了40个宝宝

12月19日下午,东莞市“12·13”疫情第六场新闻发布会,在市会议大厦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赖少瑜通报东莞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市工信局四级调研员黎玲东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发布会。

疫情发生以来,卫生健康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遏制疫情传播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介绍,疫情发生后,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把疫情应急处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流调溯源、核酸筛查、医疗救治等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快速开展流调溯源。

按照一个病例一专班压实责任,核酸初筛阳性不等复核结果,我们联同相关部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现场流调、同时开展疫情处置”。流调抢在锁定前,扩大密接包围圈,通过流调加速、排查加量的措施,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关联人员全方位排查。目前我市共有现场流调队员230余名,截至今日0时共排查密切接触者3512人。

(二)全力做好核酸检测。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抢时间、拼速度、扩范围、防蔓延”,严密高效开展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一是梯度推进。目前在大朗镇已开展5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对部分重点镇街开展两轮筛查,全市其他镇街均完成了一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实现全市全覆盖。

二是规范高效。统筹调度全市资源,加强技术规范及技巧培训,匹配采、送、检能力。成立26个工作组开展技术指导。专家驻点第三方检测机构。全流程、各环节实时监控检测效率和质量。

三是注重关怀。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导群众分片区、分时段参加核酸检测,开辟老幼绿色通道,对行动不便人员实行上门采样,做到不留漏洞、不存死角。

截至18日22时,投入近3.2万名医务人员,共设置3059个采样点,累计采样1782万人份。

(三)保障市民就医需求。

一是保定点。充实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救治力量。市第九人民医院分三栋独立建筑收治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完成病区清场,1008张病床随到随用;扩充力量,23名不同学科的医疗救治专家已进驻。

二是保一线。紧急调配专家支援管控区一线。派驻儿科医生加强隔离区幼儿群体保障;设置2个隔离区临时医疗站,提供远程问诊、送药上门等一站式服务;调配产科团队为孕产妇提供专业照顾,选派5名重症医学专家进入定点医院。12月13日以来,大朗医院、常安医院两家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诞生了40个宝宝。目前,各项医疗服务正在稳步有序推进,请大家放心,群众就医需求我们始终挂在心上,医疗队会继续坚守大朗。

罗小勇表示,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打好打赢这一战。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恳请市民朋友继续多支持、多理解医务人员,积极配合核酸采样和流调排查,工作早一分钟配合,病毒早一分钟清除。“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早日迎来春暖花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