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镇尧均村:以知民情、懂民生、体民意为落脚点,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亮点概述   

洪梅镇尧均村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700人,常住人口约8000人,人口密度较大,村内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群众需求矛盾突出。今年以来,尧均村积极落实镇委关于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雁行计划”的决策部署,以知民情、懂民生、体民意为落脚点,将民生工程、村容村貌整治、“两违”治理、停车管理、党员管理等纳入“雁行计划”项目,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美丽乡村夯实基础。

成果展示   

01 探索“党建+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尧均村党总支通过探索实施“党建+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服务群众能力,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片

“党建+网格”积分制管理模式会议

建立网格,树先锋形象之基。以“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为基础,将尧均村划分为2个网格,建立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员和村民的“四级网格”体系。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全面负责网格内事务;2名党员担任副网格长,负责协助网格长工作、组织志愿服务、收集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等;其他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每人平均联系5-6户村民,负责组织联系户活动、传达村委会议内容和上级精神、收集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等工作。

图片

党员联系户

压实责任,增党员管理之效。制定《党员积分制考核办法》,办法主要分为基本积分项目、奖励积分项目和不良记录项目三大类。由副网格长负责对网格辖区内的党员进行积分记录,对积分低于60分或有9种不良记录的党员,评议为不合格党员,进行诫勉谈话、结对帮扶和限期整改,对积分在60-100分的党员,评议为合格党员;对积分达到120分以上的党员,评议为优秀党员,推荐参加上级优秀党员评选;对积分排前10名的年轻党员优先考虑列为本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

图片

“迎中秋庆国庆 卫生清洁我先行”活动

党建引领,激党员参与之力。自实行积分制以来,尧均村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各类活动,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迎中秋庆国庆 卫生清洁我先行”、“宪法宣传周”等,党员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制定评分细则和量化积分,实现党员管理日常化、实绩化、动态化,真正调动起党支部服务党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每位党员自我约束、自我检查、自我提高,明确应尽义务和工作职责,为建强支部、严管党员打下坚实基础。

02 组建停车志愿服务队

强化村内停车实时管理

尧均村居民区靠近工业园,村内停车设施紧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普遍,每到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堵塞严重,车辆停放问题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为进一步推动停车管理规范化,尧均村将停车管理纳入“雁行计划”项目,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停车管理,大大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图片

停车监管队劝导车主

推动党群共治。组建停车志愿服务队,由党员牵头,带领村民代表及群众主动参与村内停车管理,劝导车主遵守停车规范,累计30余人参与。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方式,由停车服务队成员分区不定时实地巡查,发现乱停放的车辆,第一时间上前劝止,引导车主规范停放车辆。督促车辆按照街路行驶方向有序停车,禁止车头向内侧停放,动员车主在车内放置移车电话,方便联系。

图片

△停车监管队劝导车主

坚持实时管理。加强村内道路管理,充分利用村内20个视频监控,安排工作人员12小时全覆盖、每天不间断,查看全村车辆停放情况。对乱停放的车辆,由停车服务队落实张贴移车通知、劝告书。

图片

停车管理实时监控

增加车位供给。为充分盘活空间资源,增加停车位供给,经村“两委”研究,对村内闲置地进行平整,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可增加停车位100个,从而缓解停车紧张情况。

图片

图片

△闲置土地平整前后

03 完善“三抓三强”整治机制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尧均村临近洪梅市民中心、洪梅轻轨站,近年来常住人口增加,存在流动摊贩乱摆乱占、垃圾乱堆放等现象,村民对此投诉较多。为此,尧均村积极完善“三抓三强”环境综合整治机制,落实整治措施,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抓重点,强化刚性约束。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原则,重点村庄道路整治、危房危墙整治、沟渠排污治理、庭院环境整治、公共场所整治、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村庄绿化、巷道硬化等方面,建立完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计划,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办,强化环境管理刚性约束,为村容村貌提升打好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巷道整改前后

抓督查,强化任务落实。采取日常督查和微信督办相结合的模式,确保整治工作落实。整治办人员实时汇报环境整治进展,公开晒出整治成效。每周收集微信村民交流群、出租屋交流群近期反映的村容村貌问题,争取十分钟到达投诉现场,在三日内处理完毕,并将办理情况向投诉人进行反馈,对于因特殊情况在三日内不能办理的,及时告知投诉人原因及进展情况,并建立台账。目前接收整改问题57件,已整治55件,环境整治率达96.5%。

图片

△环境整治日常督查

抓共治,强化卫生意识。建立以村党总支为中心、村级城管站为平台、村容村貌办为基础的“一支一站一办”的村容村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推行农户“门前三包”、“庭院三包”等环卫制度,动员辖区内商家、村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通过村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等途径开展文明乡风培育活动,努力形成“讲卫生、知荣辱、明礼仪、扬善德”的淳朴民风。

图片

“门前三包”责任书

04 建立“一二三四五”工作机制

确保“两违”整治落到实处

随着水乡功能区加快建设进程,有效控制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简称“两违”)成为洪梅镇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尧均村通过建立“一机制、两承诺、三管控、四报告、五核查”工作机制,规范民房建设,实现“新增违建零增长,历史违建负增长”的目标。今年以来,共处理在建违法建设6宗,新增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为零。“一机制”即建立健全“两违”治理工作机制。根据村实际情况,制定“两违”工作方案,建立“两违”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两违”工作机制,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为“两违”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城建规划的“两委”干部作为直接责任人。

图片

△工作小组现场勘验

“两承诺”即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两类代表带头签订承诺书。动员党员干部签订《不违法占地、不违法建设承诺书》,并向党组织、群众公开承诺书;动员群众代表签订承诺书,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走访、派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强化拆违控违政策宣传。

图片

△《不违法占地、不违法建设承诺书》

“三管控”即对新增“两违”坚决从快、从重、从严打击。健全“两违”行为查控工作监管流程,对辖区实行定期全覆盖巡查,落实对新增违法用地、在建违法建设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做好摄像、照相、现场勘验及巡查记录,监督建房户严格按照房屋报建审批要求依法进行建设。会同城管、住建、自然资源等对违法建设进行查处,有序开展停水、停电、发出停工文书和强制强拆违法建筑等工作。

图片

△整治违法建设行动现场

“四报告”即实行“两违”治理报告制度。遇到四种情况落实即时报告:一是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二是占有已规划为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用地或公共绿化用地的建筑;三是不按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或擅自改建、加建的建筑;四是擅自改变工业厂房、住宅和其他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建筑。

图片

建筑垃圾处理现场

“五规范”即规范辖区内民房、地块的管理及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堆放。规范农房、地块的管理,逐户逐地逐一进行清理审核,逐户逐地建立档案。规范建筑材料临时堆放,全村设置了两个建筑材料集中堆放区,分别是尧均村篮球场旁、均安街。规范临时堆放时限,发现堆有沙、砖石等建筑材料时,1个小时内清理完毕。规范建筑垃圾的处理,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把回收建筑垃圾堆放到指定的地方。建立建筑垃圾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建筑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流向等情况。

05 点亮群众“微心愿” 

办好民生“微实事”

今年以来,尧均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解决群众“微心愿”纳入“雁行计划”项目,引导党员、干部从细微处入手,着眼解决群众“微心愿”,做实做好民生实事,让“雁行计划”项目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图片

△党员志愿者走访群众

畅通群众心愿征集渠道。加强“党总支-党员-群众”联动,动员村下辖党支部党员、辖区“两新”组织党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志愿者13人组成。服务队定期对低保户、高龄长者、残疾人家庭、优抚对象和退役军人、最美家庭等进行走访,了解兜底党员群众的最新情况和需求并协助解决,目前已收集“微心愿”信息36条,并建立“微心愿”台账。

图片

△“微心愿”台账

全力办好群众身边实事。依托“民生大莞家”平台,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加大村硬件投入力度,提升村居环境。对于群众较为关心的尧均公园,使用麻石材质重新对公园护栏进行建造,对公园的健身器材进行维护及修缮,解决公园日久失修问题,方便群众休闲锻炼。

图片

图片

△尧均公园升级改造前后

营造为民服务良好氛围。通过开展“贴近群众”活动,形成村“两委”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良好局面。贴近困难群众,对低保户进行爱心捐助、社会救助等优惠政策的倾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疾苦。贴近孤寡老人、残疾居民等群体,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工为他们提供卫生清理、陪护等服务。贴近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让他们参加公益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垃圾不落地、出行讲秩序、办酒不铺张、邻里讲和睦”,为美丽乡村建设献计出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