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起,东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9日上午,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带着提案前来报到。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来自东莞各界的政协委员将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齐聚一堂,围绕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言献策,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今年,政协委员关注什么议题?他们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提案?记者梳理部分市政协委员的提案,民生实事依然是政协委员们的关注热点。
关键词1:党建引领
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会委员谭福龙:“东莞打造大湾区和谐善治新高地,强化小区党建引领作用,大有作为。这次参加两会,我提交了4份提案,其中就有《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改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建议通过加强党建引领,物业及业委会充分发挥‘红色细胞’作用,引导广大业主发挥在物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沟通协调,改善广大业主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质量,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由生存型需求向舒适型需求的转变。”

▲谭福龙
市政协委员李爱东:“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市政协委员,平时比较关注民生、法治、女性权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领域。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推动居住小区车库(停车位)安装充电桩的建议》的提案。如今新能源汽车与日俱多,但不少楼盘车库无法充电,‘有车无桩’现象普遍。建议加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打破业委会、物业企业的管理壁垒,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促进居住小区车库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市民群众出行更便利。”

▲李爱东
关键词2: 社会治理
市政协委员郑俊彦:“我今年个人带来了6份提案,涉及社会治理、道路整治、医疗保障、消防安全、数字经济等多方面。其中,打造城市治理‘最强大脑’是我今年比较重视的提案。东莞即将迈入‘双万’新起点,这对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应推动城管、自然资源、政法等治理领域的平台、业务、数据、流程的整合,通过平台和业务的整合推动‘统筹推进’,通过数据和流程的再造推进‘有机衔接’。此外,关于规范水濂山路一带驾校练车的建议也是我今年要重点提出的。”

▲郑俊彦
市政协委员、民革东莞市委会委员、东莞市江西商会名誉会长程小华:“我长期关注企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撰写了两份个人提案,分别是《关于提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质量的建议》《东莞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地方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建议》。还参与并执笔撰写了一件党派提案,即《关于促进新三板企业转板上市谋求更高发展的建议》。建议构建金融机构协同机制,提高融资效率;提高奖励标准,减轻上市费用负担;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已上市企业的‘传帮带’功能;建立中介机构对接平台,帮助挑选优质服务中介机构和服务团队。”

▲程小华
关键词3:教育发展
市政协委员、民进东莞市委会秘书长王晓蔚:“东莞深入实施‘莞邑良师’计划,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抓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发展智慧教育、未来教育,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年,我连任市政协委员,更加关注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撰写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推动特殊教育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希望有更多的特殊儿童走进课堂,让特殊儿童像普通儿童一样享受上学的美好时光,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晓蔚
市政协委员、万江街道党政综合办常务副主任陈锡江:“东莞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我提交《关于在‘双减’政策下做好我市校内教育和学科培训的建议》,希望‘减’的落地离不开‘增’,‘减’的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增’的是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和校内教育质量、课后服务的水平。”

▲陈锡江
关键词4:污染防治
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科科长阮雪玲:“东莞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重大进展,河涌水质和空气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但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闹心事、烦心事。今年,我提交了《关于防治噪声污染,营造舒适人居环境的建议》,希望强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管,建议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的防治噪声治理主体责任,细化噪声污染防治清单与措施,加快解决群众反馈的问题,给噪音扰民安上‘静止阀’,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阮雪玲
市政协委员、民建东莞市委会妇工委副主任王嬿:“这是我第一次担任市政协委员,我比较关注城市垃圾分类,提交《关于加强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建议以‘一区一方案,一企一策略’思路扎实推动垃圾分类,通过建设示范小区、示范企业,打造全市联网的分拣中心体系,强化分类处理环节效能。由市里统筹协调和规划,分片区预留一定物理空间,建立若干个全品类分拣中心并实现联网互通,引入具备垃圾分类行业基因、数字化运作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大力提升大件垃圾处置以及可再生资源分拣能力和效率,真正实现全链条处置的闭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王嬿
关键词5:产业发展
市政协委员陈莹:“我今年个人带了2个提案,还有1个集体提案。主题是关注东莞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如何提升金融赋能水平等问题。此外,东莞即将迈入‘双万’新起点。在新起点上我市会出台哪些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我今年的关注重点。”

▲陈莹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东莞市委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李梦伟:“我在虎门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是虎门服装时尚文化的忠实‘粉丝’。这次参加两会,我不仅穿着虎门服装,还提交了关于‘打造虎门服装区域品牌’的提案。建议加强市镇两级对服装产业的顶层设计,统筹聚力市镇资源,成立一个市镇两级服装服饰产业专项管理部门,进行产业顶层设计、规划、政策制定和行业资源统筹,整合全市行业优势资源聚力发展,实施‘名企、名师、名牌、名园’措施,抓住‘四区’叠加历史机遇,立足产业优势,擦亮‘虎门服装’品牌,打造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

▲李梦伟
市政协委员、南城志愿者协会会长王庆余:“作为新一届市政协委员,我想借此机会,征集更多关于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的建言献策,为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发声。今年,我提交《关于加大公益组织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的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大公益组织机构与能力建设力度、构建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公共募捐平台、构建公益人才和志愿服务数据库、构建公益人才和志愿服务培养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一才多用的作用,有效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帮助东莞公益组织在需要时沟通、选择,在双向同意的基础上人尽其用,共享共赢。”

▲王庆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