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东莞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丨市人大代表、万江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冠煊: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万江产城人共荣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有温度、暖民心、增信心的报告。”市人大代表、万江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冠煊表示,报告紧扣“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新主题,聚焦“实现经济在万亿新起点上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目标,对未来五年东莞的发展蓝图进行再丰富、再拓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现实性。

下来,万江街道将紧扣“立足‘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奋力谱写东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以“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高品质提升”为“双轮驱动”,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万江产城人共荣发展,奋力在提升东莞中心城区首位度上彰显万江担当,在“双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贡献万江力量。

▲市人大代表、万江街道办事处主任黄冠煊

拓空间,提品质

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全力打造高品质现代化都市。万江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区和水乡地区的重要纽带。下来,万江将如何优环境、提品质?

黄冠煊告诉记者,万江将坚定不移“优布局”,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锚固“内城外工”。具体而言,在环城路以外,主要布局工业产业。扎实推进智能装备制造、精密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动漫、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五大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做强做优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数字产业,大力挖掘本土企业在一体化集成方面的潜能,推动街道内重点智能装备项目建设投产,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效应,擦亮万江“广东省智能装备制造专业镇(街道)”品牌。

在环城路以内,主要布局多元服务业。重点发展活力商圈、潮玩经济、金融基金等产业,推动辖区商圈繁荣发展,进一步点亮地区夜经济。在多节点布局现代农业休闲带,积极利用在辖区农保地,活化一批社区连片农保地,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体验观光产业,由点及面、串珠成链,打造城市“后花园”。巩固和深化谷涌滘联连片示范区良好效应,加快推进流涌尾、小享精品示范社区建设,推动拔蛟窝社区人居环境再升级。加强与何镜堂院士及其设计沟通协调,全力盘活大汾社区古建筑群落,打造乡村振兴万江样版。

同时,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瓶颈和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日前,万江不断优化“拓空间”指挥部内部运行机制,全力建立健全“一盘棋”引导土地收储整备落图落地方式,排查出一批现状低效工业集聚区。黄冠煊表示,下来,万江将探索建立起符合万江发展实际、兼顾各方利益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如政府主导三旧改造、村集体自行升级改造、社会资金统筹改造等多种模式,不断提升社区参与“工改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仅向有限的城市空间“拓空间”,万江还计划在城市品质上“提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接下来,万江将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紧抓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契机,积极配合“三江六岸”二期工程建设,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推优工程和“千景绣东莞”专项行动,由点及面、串珠成链,变一处美为处处美。大力完善交通网络。2022年全力推进7项在建工程建设,同步筹建交通项目4个,启动莞穗路、万道路、四环路周边环境改造升级工程,全力打造具有万江特色迎宾大道。强化城市管理创新,营造整洁靓丽城市环境。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写好万江“水文章”,落实好街道53条河涌日常管理。继续推动社区级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营造水清景美万江环境。推进海心洲岛、龙湾岛岸线整治修复和维护,全力活化和提升“两个生态岛”。

重人才,争未来

全力提升聚才“磁场效应”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东莞将打响人才强市总体战。下来,万江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有哪些重点的举措?记者了解到,万江将聚焦“引才育才留人才”,全力提升万江聚才的“磁场效应”。

万江以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为抓手,推动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积极推动中科院系统创新团队在万江落地,不断强化引才磁场。

在“育才”方面,大力实施人才素质倍增计划。深化“万江创新大讲堂”品牌,依托东莞市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万江智能制造行业培训基地,提升一线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与东莞理工学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的校地合作,在科技特派员、技能培训、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领域开展积极合作,进一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发展需求。

在“留才”方面,深化街道领导班子驻点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实行每周三走访企业制,积极为人才提供快速扎根发展的服务和环境。大力擦亮“东莞市科普示范镇”品牌,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普环境氛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