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东莞两会|市人大代表徐骄:用传统文化打造文旅产业IP,赋能经济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成绩,我听了之后非常激动,报告催人奋进,体现了东莞厚德务实、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精神。”来自莞城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徐骄谈起自己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的感想。

徐骄是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目前是莞城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在东莞从事文化工作已经有14年了。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在莞城、石龙等区域保护开发好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街区,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徐骄认为,打造“东莞记忆”项目能推进品牌文化之都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树立以文化为标识的城市符号,文化一方面会给城市提供独特标识,另一方面也会涵养城市的人文,充实人们的心灵。

徐骄表示,莞城和石龙这两个镇街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从人文历史、建筑风貌等都各有特色,如果民间的文博馆、艺术画廊等能够进驻历史文化街区,形成民间的博物馆集群、包括非遗等民间工艺、书法装裱、文房四宝、甚至是一些中式家具等,就可以形成文旅产业。

徐骄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文旅项目,形成东莞独有的城市IP形象,通过文旅融合讲好东莞故事。从虎门销烟、东江游击队,再到首家“三来一补”的虎门太平手袋厂,以及莞香、篮球、传统美食,东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希望能够将传统文化同文旅产业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赋能。

徐骄还建议,可以在东莞开办艺术院校,培育本地艺术人才,为东莞文化建设、虎门服装、大朗毛织、动漫、厚街的家具设计等输送人才。东莞的美术馆的观众以青少年为主,希望更多有艺术基础的年轻人走进美术馆。有了人才基础,可以通过举办全国的设计展来提高整体的设计水平。